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工作会议上指出,预计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7%和5.8%;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收入分别增长4%、20%和50%。
工作会议认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在工业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选项。
工信部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两个IT(Industry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融合和倍增发展;要以工业互联网和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为重要支撑,加快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要以推广应用标准体系为主要抓手,促进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生产管理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要以健全融合机制为重要保障,推动制定特殊的融合政策。
提前一年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工作会议认为,2014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为此,工信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建立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同时,工信部统筹淘汰落后产能和压缩过剩产能,截至11月底,已淘汰炼钢产能2790万吨、水泥6900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
苗圩指出,2014年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步。完成两机专项论证工作,组织智能制造装备等专项工程,开展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支持TD-LTE关键技术后续研发。
对此,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工信部的机关报《中国电子报》上撰文指出,2014年在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方面,协调相关部委发布智能制造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牵头推进航空装备工程实施方案发布;组织实施2014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支持新材料、能源、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34个数字化车间建设;组织制定《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4~2016年)》,协调相关部门联合报国务院印发。
会议认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在工业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工业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以智能制造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苗圩强调,2015年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继续实施转型升级“6+1”专项行动,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为此,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优化增量和调整存量并举,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具体而言,建立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出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定,制定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出台大数据应用与发展指导意见。实施五大技术改造工程,发布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计划(2015-2025),制定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规范条件,全面启动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试点。
同时,工信部还将研究制定“十三五”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计划及到2017年阶段性目标,研究建立利用节能环保标准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工作机制。促进破局性重大兼并重组,支持稀土六大集团加快发展。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组织工业能效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狠抓重大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实施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研究制定重要领域军民互动共享的措施意见。
苗圩在工作会议上强调,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先期组织实施3年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研究制订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订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对此,张相木撰文指出,2015年按照《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统一部署,研究制定装备制造领域相关专项规划,做好各领域“十三五”规划思路研究工作。一是组织制定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制定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2025,船舶柴油机及关重件发展推进计划。三是贯彻落实增材制造产业推进计划。
张相木指出,2015年将开展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选择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行业、地区和企业,开展3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建设工程;研究制定相关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利用国家新设立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投资方向,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产业推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