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今天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前提是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决不允许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陈萌山说,巩固农业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改革,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仍明显滞后,农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现代化建设的瓶颈。
他说,“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将进一步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三是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四是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陈萌山表示,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必须倍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
陈萌山说,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前提是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决不允许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陈萌山强调。
(责任编辑: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