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网上开淘宝店、当客服、做美工等网络就业群体,已有上千万人。然而,这一庞大的人群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还处于“真空地带”。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大财经委主任丁耀民在今年两会上呼吁,应尽快将网上就业人员纳入就业统计和社会保障体系。
网络就业,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的就业形式,经营网店、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等是网络就业的主要方式。近年来网络零售和电子商务服务业在中国快速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
据国际数据公司的资料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淘宝网(微博)创造了270.8万个直接就业机会,比2009年1月的淘宝就业数据增长了472%。除了直接就业外,淘宝还拉动了大量服务外包和物流行业的就业机会。据测算,在网络零售中平均1个直接就业可以带动2.85个间接就业。这样算,淘宝网直接或间接带动了1000万人的就业。
丁耀民表示,这么庞大的一个网络就业人员,还缺少相应的统计体系。“这么庞大的网络就业群体,不应该被遗忘。”
丁耀民建议,应将网络就业人员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内。网络创业者月收入达到当地最低月工资标准即可认定为就业,这样不仅可以使就业统计更加精确,也使得网络创业者可以享受到各项由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失业保险金等)。同时,也应将网络创业者和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网络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规定其缴纳社会保险等的相应办法。
对此,一些地方已经做出了探索性的实践。比如,浙江省2009年6月出台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规定高校毕业生在淘宝网店的信用等级在3颗钻以上的,就可以认定为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到包括创业资金在内的各项自主创业带来的政策优惠。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