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听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其实,这次政治局出台规划不是偶然,这次三中全会决定中就提到新型城镇化,标志着城镇化扬帆起航。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三中全会改革细则从根本上打消了人们对城镇化是否会再次演变为新一轮圈地运动的疑虑,被评论为正式“扬帆起航”。
但实际上,总体来说,中国城镇化已经棋至中局,为何这样说呢?城镇化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报告指出,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不断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市政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8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83.6%。
但与此同时,一直以来,城镇化一直以“城市化”示人。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服务管理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而这次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标志着“新型城镇化”的开局,这次开局也必将是整理思路后再出发的壮举。这一点从李克强强调的探索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就可以看出。
李克强总理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十五届大会发表的贺辞中指出,中国将继续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进一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国情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政府将大力支持工发组织的工作,共同探索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推动包容与可持续的工业发展。
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作用,不少学者做了很多论证,但置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首次。有人比喻城镇化和工业化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二者相辅相成。城镇化要和城镇化可以助推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发展能催生更多实力强的企业,使农村转移劳动人口能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既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聚集更多的人气,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工业化最大的支柱则是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最关键一点是产业先行。用产业作为纽带,吸引农民城镇化发展才可以有所依附,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因为这样的行业才可以长时间吸引人才在同一个地方,否则一些低端的服务业则会因为行业的不规则和不稳定性加大了从业者的流动性。
李克强总理强调的“探索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则是再次强调了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助推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新型城镇化开局必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