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6月12日在青岛市发布了2014年(第十三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简称软件百家)名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会上解读了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郑立新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本届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的经济运行特点,副局长高素梅主持了此次发布活动。
新一届软件百家企业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入围门槛再创新高。2014年,新一届软件百家企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751亿元,比上届增长29.6%,是第一届的20倍,占全行业比重15.5%,比上届提高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99亿元,比上届增长37.4%,高于全行业24个百分点,利润率达8.6%,比上届提高1.1个百分点;排名第一的企业规模达到1216亿元,比上届增长19.5%;入围门槛由上届的7.8亿元升至9.3亿元,增长19%。
第二,研发水平日益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软件百家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研发经费比上届增长9.4%;研发投入比达到6.5%,高出软件行业1.5个百分点,其中四成企业的研发投入比超过10%。创新成果日益突出,工业控制系统、新一代通信技术、高端软件操作系统、海量存储系统、中间件应用等一系列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取得明显突破,产品的易用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与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成绩显著。本届百家企业当年软件著作权数超过9000件,比上届增加34.7%;软件产品登记数增长11.5%。其中,中兴和华为2013年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列全球第二、第三。
第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百家企业坚持应用驱动和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软件产品不断向平台化、网络化、移动化延伸,经营模式逐渐朝协同化、服务化和融合化推进。信息技术服务已成为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收入占比达到41%,比上届提高3个百分点,高出全行业2.8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比上届增长近八成,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9.8%。东软集团、神州数码等企业的云计算及服务平台市场应用迅速拓展;浪潮的亚洲最大第四代数据中心顺利启动,中软、东软、浪潮、太极等企业荣获首批信息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进一步彰显了软件引领、融合推动的能力。
第四,品牌效益更加凸显,龙头作用持续增强。随着软件产品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规模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人才进一步向优势企业流动,市场进一步向优秀品牌倾斜,百家企业对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上缴国家税金905亿元,增长25.4%;实现就业74万人,比上届增长15.2%;企业个数不足全行业0.4%,却创造了全行业15.5%的软件业务收入、42%的出口和23%的利润。民族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海信集团的智能交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由上年的15%提高到20%,北京握奇数据公司的智能卡已进入到该行业的世界前五名,海康威视和大华集团的安防技术均处国内外领先地位。
第五,国际化战略取得新进展,“走出去”层次明显提升。百家企业实现软件出口19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6.2%,占软件行业出口总量42%,比上届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嵌入式软件出口10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2%,提高近5个百分点;离岸软件外包服务比上届增长32.3%,提高2.3个百分点。国际业务布局态势良好,一些企业已在国外设有研发机构和子公司。东软、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海外业务和产品覆盖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浪潮集团的海外业务拓展比上年增加了15个国家和地区;软通动力在全球设立了28个交付中心、33个分支机构。
第六,支柱产业作用突出,带动效应日益显著。百家企业积极推动两化融合和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消费带动内需增长,进一步巩固软件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地位。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作用突出。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等产品与服务快速增长,进一步支撑相关行业研发、生产与管理的提升。二是促进我国信息消费发展作用突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嵌入式软件等产品和数据处理、存储服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进一步支撑电子商务、移动平台和软件应用商店的运营。三是履行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突出。百家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活动,为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