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利好下,中国曾依靠人口红利成为制造业强国。但如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迅速上升,而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土地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成为产业转移新目标。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纷纷重拾制造业,并从技术、贸易等多方面压制中国,这些因素都使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能大幅提升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机器人应用。
9月9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杨洪吉的操控下,该省首台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顺利完成其第一台手术——胆囊摘除。杨洪吉介绍说,这套机器人系统具备突破人眼局限,扩大手术视野十五倍,机械手可以在三百六十度的空间内灵活运作。“机器人的系统可以帮助微化,过去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血管或者纤细的结构用‘达芬奇’机器人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当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了胆囊切除、无功能肾切除两台手术,其中,胆囊切除手术只花费了三十分钟的时间。据介绍,该机器人系统在进行手术时,只需要一名外科医生操控。杨洪吉说:“过去我们做一台开放式手术需要四个医生,机器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一个医生就可以操作复杂情况下的切除手术。如果说在很近的将来,所有的手术用机器人来代替目前还不现实,但是机器人肯定会不断地发展、完善。”
一般来说,具有感知外部环境,判断信息,以及执行动作三大能力,就能够被称之为机器人,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目前,在生产业、建筑业、电子等行业正在被广泛使用。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脑外部设备的企业,其产品销售网络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在工厂的生产线上,一台台机器人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工作。“感觉那机器人速度挺快的,以后的话,肯定会代替人做很多事情。”
在无线鼠标接收器的生产区,有两台机器人不间息地工作着,随着不久以后另外三台机器人的上岗,该生产区的三十几名工人将被“抢走”工作。雷柏科技制造中心总监邓邱伟表示:“后端的组装我们正在调试,调试好以后,未来那边的作业员将不存在了。”
在鼠标生产区,机器人生产线已经从当初的两条增加到八条,最终,机器人将取代纯人力生产线,每台生产线也将从八人降低到只有一两个人。在键盘生产区,完成同样的产量,以前需要一百一十人不停地工作,安装机器人以后只需五名工人即可完成。
虽然机器人能够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但要建成以机器人为主的生产系统并不容易,因为各企业生产的物品并不相同,所以设计也会千差万别。为了让机器人更好地工作,雷柏科技专门成立了研发小组,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生产流程,甚至零部件怎么抓取都做了仔细研究。邓邱伟介绍说,用机器人代替了两千个工作岗位后,企业每年可节省六千万元的人工成本,盈利能力远远领先于其他企业。
“越往后面看,人工成本越要上涨,我们的竞争优势就会越得到体现。当我们的竞争优势和他们拉开很远距离的时候,整个行业的状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同样在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有限公司的烧录生产线,两台烧录机器人不停地工作着,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以前八个人的工作被一个人所代替。作为引进机器人的负责人,光弘科技革新推进部部长黄福新对三台拧螺丝的机器人非常满意。
“以前我们手工打的时候,完成一件工作要一分钟,现在机器人用四十秒,而且所有的力矩都得到保证,不会忘打(钉子)。”
三台机器人一共花费了十八万元,但它干起活来相当于六个工人,对企业来说,一年不到就能收回购买成本,如果按照三年的使用期计算,能节省四五十万元。黄福新表示:“机器人永远都是熟练工,不需要培训,这是最大的好处,新的工人来不熟悉,机器人永远都熟悉,永远都是最棒的。”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一家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等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全球热销的苹果手机就由其代工。2011年,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宣布,将投入“百万机器人”到生产线上。深圳市福士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欢庆表示:“它的每个项目都上机器人,比如说做Iphone的生产差不多都实现了机器人。”
福士公司长期致力于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领域,与富士康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葛欢庆认为,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因为不了解机器人,所以市场还处于大爆发前的临界点。他说:“我去苏州看了一些企业,实际上很多环节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或者说通过机器人来实现生产,但是,很多企业对机器人的应用认识程度还不够。”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智能制造、高端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10%,其中,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制造业广受关注。
八、九月是中国上市公司半年报出台的密集期,从众多机器人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发现,上半年这些股票几乎是全线飘红。以上市企业“机器人”为例,2014年上半年企业利润为每股0.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多;而从其近五年的年度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其每股收益也是逐年增长。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联圣表示:“有像机器人、秦川发展这类股票,它确实业绩涨幅比较高,中国的熟练工种的劳动力比较缺乏,而且劳动力成本比较高,所以,人工被机器代替目前是个趋势。”
郑联圣认为,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来的机器人市场前景无限。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近三万七千万台工业机器人,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其中,国产机器人九千多台,产量是2012年的三倍。广州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周朝森表示:“按去年工业机器人的统计看大概是100多亿的市场,呈现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从2008年的统计数据开始来看的话,平均每年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增长速度。”
随着技术提高,机器人成本低、工作质量高、精确度高、节能减排等优势将越发明显。不过,在中国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看来,蓬勃发展的机器人市场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机器人制造企业能够齐头并上。
“目前来看,市场的需求十分庞大,但是国内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并不掌握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因此,未来恐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