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剁手族”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天量购物。据中国快递协会和菜鸟网络预测,今年“双11”快递行业处理的快件量将超过10亿件。面对巨量包裹,快递业做好准备了吗?
包裹量同比大增35%
2015年,仅天猫、淘宝在11月11日当天就创下912亿元成交额和4.67亿件快递订单。中国快递协会、菜鸟网络预计,今年“双11”期间各项数据将会再度被大幅刷新,快递全行业业务量或将达到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快递业如何应对?记者采访发现,近些年,在电商快速发展的助推下,快递业也实现连年高速增长,除特殊月份外,全年大多数时间业务量增速都在50%以上。截至2015年年底,“三通一达”四大快递企业,各家拥有车辆数都超过27000辆,遍布全国的分拨中心都超过60个,且各家都已启用自动化分拣设备来提高效率。
面对今年“双11”,圆通速递全网干线车辆及末端配送预计将超过8000台次。韵达速递相关负责人表示,10多个分拨中心已完成改造和仓配扩容。
“最后一公里”为何难解?
目前,各大快递公司的场地建设、设备升级、数据支撑等都已上了一个台阶,但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网点或将是今年“双11”的最大短板。其中的主要问题还是人员缺乏及素质低。
赶集网在今年年初曾发布过一份数据显示,快递员成为全国最紧缺的蓝领工种,2015年我国快递员职位招聘需求420万人,春节后快递员用工缺口达240万。像“双11”这样特殊的情况,短期内用工缺口更大。
末端网点存在的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安全。“双11”期间,各快递网点、中转中心都需要补充大量临时工。在此过程中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带来安全隐患。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韩瑞林提醒,越是业务旺季,越是要守住安全底线,今年“双11”要确保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提升。
何时才能常态应对“双11”
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高镇海说,“双11”是网购的一种特殊状态,成百上千亿的销售额实际上是一段时间聚集的网上消费在几天内的“井喷”。数以亿计的包裹要在几天之内揽收、派送,这是对快递业能力及服务水平非常重大的考验。
业内人士认为,“双11”已成为一个特殊的购物季,年年都会有,快递业能否以常态应对?
专家认为,从相当长一段时间看,让快递企业改变“上阵之前磨刀”的状况是不可能的,但每一次“双11”都是一次暴露问题、修正问题的契机,有助于快递企业补短板、提升内功。
目前,“三通一达”的电商件比重都超过70%,这种高依赖也是一柄双刃剑,造成在电商面前难有定价权。
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快件平均单价为27元,2015年降到13.4元,今年1月至9月跌至12.81元。许多加盟网点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军山指出,随着资本实力的增强,快递企业应付出更大努力,在产品差异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