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纸质合同签约时,通常会面临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并且如果签约次数多,合同后期的管理及查询也成问题。而通过纸质合同电子化,在线签约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云合同就是一家基于电子合同的第三方签约平台。
云合同服务的大致流程:营业执照审核通过后,企业可采取上传、编辑模板等多种形式生成合同;合同发送后,客户可通过拖拽提前设置好的签名完成签约;合同归档后,云合同提供一键检索等功能,同时防止合同被篡改。值得一提的是,云合同还支持合同流转,在发送“副本”的模式下,合同接收方仍可对该份合同进行编辑,但只要一方签名,合同会自动转为PDF格式,合同内容便不可更改。
不过,这也意味着签约双方均需使用云合同,企业是否接受也是一个问题。对此,云合同CEO唐文静表示,云合同目前Web端及移动端的基本功能都是免费的,可满足个人及中小企业90%的日常操作,企业可在体验后再做选择。
除了Web端和移动端,云合同还可将合同生成、签署、监管等功能打包成SDK,直接接入企业的内部系统,企业可在ERP、CRM等软件中调用。目前,云合同可对接大部分企业管理软件。
市面上许多电子签名类公司都提供电子合同管理服务,如e签宝、法大大、云签、上上签、1号签等公司。而唐文静认为,与主打电子签名的公司不同,云合同是围绕合同在线生成、流转、签署、监管各个环节提供服务,电子签名只是其中的一环。
比如,要打造全流程的合同管理服务,首先要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签约需求。于是云合同针对不同签约场景设计了不同的功能:员工在外拿到一份纸质合同,可用手机端拍照并发送给客户,系统可自动将其转为PDF格式的合同;如果员工需要起草一份新合同,可直接调用云合同模板;若员工中途要外出,可将Web端的合同保存,在路上继续用手机端编辑等等。
另外,云合同还提供律师代写和审查合同服务。企业提交申请后,客服会在15分钟内响应,然后派单给最合适的律师,对接成功后,用户可选时间期限(24小时或12小时内起草或审查合同)并缴纳费用,平台会将费用全部转给律师。如果7天内合同有更改,律师会提供无限次修改服务。唐文静称,公司几位联合创始人曾是律师事务所高管,并且云合同与西南政法大学有合作关系,所以有律师资源丰富。目前,平台已入驻1500多名律师。
对用户来说,最关注的还是电子合同的合法性与安全性问题。在合法性方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已被国家法律认可。同时,云合同对接了300家第三方公证处,提供第三方在线公证服务,企业在云合同上的所有操作都可存档留证,公证处可即时出具电子公证书。如果发生法律纠纷,云合同会无偿出庭作证。执行层面,在2016年5月中国出现的首例电子签名有效性引发的纠纷案中,云合同作为第三方见证人出庭作证。最终,法院判决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安全性方面,云合同具有WoSign颁发的数字证书和中科院的技术支持,同时与美亚保险达成战略合作,提供理赔保障。唐文静称,云合同不会读取合同具体内容,但会将合同碎片化加密处理后存储在阿里云。这样即便平台出现问题,或者用户不慎将原文误删,原文件依然存储在云端。不过,云端存储采取分布式算法,要想取回则需多方验证。
商业模式上,云合同采用免费+增值的模式,基础功能免费,同时赠送用户1G容量,可存储1000份合同;扩容、对接律师等功能收费,定位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目前用户逾三万,转化率约3%。SDK对接服务收费,定位互联网平台型用户,主要客户有三十余家,正在洽谈的有七十余家,分布在政府部门、制造业、互联网金融行业和旅游等行业。
云合同成立于2014年5月,现在团队60人左右,以技术人员为主,客服占一成。公司2016年1月获政府产业基金1000万元A轮投资,明年计划B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