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公布了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简单的数字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经济“密码”?记者从中梳理了10大经济数据,全面解码2017上半年中国经济“半年报”。
GDP增长6.9%
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二季度增速6.9%,与一季度持平,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从去年前3个季度的3个6.7%,到去年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前两个季度的6.9%,我国经济增长曲线平稳上扬,同时就业向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一些国际机构相继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略缓
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利器”。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尽管整体投资增速稳中略缓,但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其中民间投资170239亿元,增长7.2%,比1至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显示市场活力改善,民间投资信心增强。
CPI温和上涨1.4%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物价涨势仍然温和,通胀压力不大。今年2月以来,食品价格环比连续下降,是导致CPI上涨较为温和的主要因素。从6月份的数据来看,非食品价格是推升CPI的主因,食品价格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猪肉和蛋价格下降较多。
居民收入再次“跑赢”GDP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6.9%的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继一季度后,居民收入增幅再次“跑赢”GDP增速。与此同时,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减小。
进出口大涨近两成
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9.6%,不仅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出口回稳向好态势,也创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上半年外贸高速成长,既反映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外部需求回暖,也反映国内经济稳中向好,进口需求不断增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的“低迷”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成功“逆袭”。
财政收入上涨近一成
上半年,尽管企业减税降费力度较大,但由于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改善,税基继续扩大,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达94306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政府“钱袋子”更鼓,也意味着有更大能力投入各项重点建设。上半年,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等领域财政支出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
夏粮获历史第二高位丰收
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这一数据仅次于2015年的夏粮产量历史最高点,位居历史第二位。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尽管夏粮产量仅占全年的1/4,但夏粮丰收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对于夺取全年粮食生产丰收意义重大,也为二、三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新增就业完成全年三分之二目标
就业乃民生之本,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了1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6.8%。从去年超额完成年度新增就业任务,到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年三分之二新增就业目标,持续向好的就业形势进一步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消费支出稳居“三驾马车”之首
上半年,我国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网上销售增长强劲,同比增长33.4%,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不断扩大的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稳居“三驾马车”之首。
外汇储备站稳3万亿美元上方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68亿美元,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升。今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尽管外汇储备是一个连续变量,“整数关口”意义不大,但仍一度引发市场忧虑。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趋稳,跨境资本流出压力总体有所缓解,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正在逐步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