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终端日前宣布,Huawei Pay联合银联,在多个城市推出“碰一碰”支付:只要将华为手机靠近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标签,输入金额,就能完成支付。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总裁甚至高调表示,华为将成为国内首家支持“碰一碰”手机闪付的手机厂商。
几大巨头为了争夺近场支付的入口也是铆足了劲,截至目前,华为、小米、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都已纷纷加入基于NFC支付的功能,但实际效果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在二维码支付一统移动近场支付“江湖”的当下,华为如此高调宣布推出“碰一碰”支付,背后有着怎样的玄机?
跟微信支付宝抢夺支付市场
Huawei Pay与银联此次共同推出的“碰一碰”支付工具,只要将华为手机靠近NFC“手机闪付”标签,即可自动弹出支付窗口,接下来只需输入金额就能搞定;对商家来说,不再需要购买POS机、扫码枪等设备。
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将原有的二维码标签,替换成一张由华为、银联共同推出的NFC“手机闪付”标签,用户不再扫码,而是“碰一碰”来完成支付。
接下来,“碰一碰”将在各大城市试点,华为终端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表示,华为将成为国内首家支持“碰一碰”手机闪付的手机厂商。
尽管这被华为方面认为是一项“黑科技”,但对用户来说,支付方式与以往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扫码支付方式,成本少、门槛低,早已经在短时间内统一了移动近场支付领域,基本上形成了支付宝和微信“两雄争霸”的双寡头格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联、移动和终端厂商基本被排除在外。尽管后来的银联也推出“云闪付”,以此抢夺移动支付份额,不过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此次华为、银联联手,想再次通过NFC支付重新夺回用户,这可能吗?
“NFC支付代表了未来的一个方向。”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表示,相比二维码,NFC无论从便利性还是安全性上都更优异,而且微信、支付宝也同样可以兼容NFC支付,未来,如果企业愿意大力推动的话,NFC支付可以替代大部分二维码支付份额。
技术领先不代表市场买账
好的技术是否就代表着更好的应用前景?事实上,NFC技术本身却已不新鲜,并且多年以前就发生过非常激烈的关于移动近场支付技术标准之争,但随着二维码支付的崛起,这场争论不了了之。
这些被排除在外的手机厂商并没放弃。2016年,苹果公司基于NFC的Apple Pay带着在美国成功的势头进入中国,然而两年多以来,在其他国家发展迅速的Apple Pay在中国却寸步难行,期间,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巨头通过一轮轮的补贴大战、红包大战轰轰烈烈抢占市场,Apple Pay彻底沦为配角,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三星也尝试过NFC支付技术,但也没能掀起太多波澜。
目前华为新出的大部分手机都支持NFC功能,例如荣耀V10、HUAWEI P20、HUAWEI P10等。小米也不甘示弱并加快了跑马圈地。今年6月3日,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表示,小米五年前就开始支持NFC,目前支持多功能NFC的手机已经多达10款,而小米NFC公交卡已经支持了167座城市。他甚至调侃苹果:iPhone今年3月刚支持,仅支持2个城市。
除了刷公交外,其他应用场景还有多少?“苹果刚推出NFC时还有不少人试用,但到后来大家兴趣大为减少,甚至逐步面临被抛弃的命运。”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举了一个例子:目前在北京一些出租车行业也可实现NFC支付,并且他曾就此专门询问出租车司机,得到的答复是一个星期往往只有一名乘客使用,“对消费者来说,还尚未培养NFC支付习惯”。
但不得不说的是,移动支付这块“蛋糕”实在诱人。根据艾瑞统计,去年我国移动NFC支付规模达到了48.9亿元,而且从去年一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的环比增速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移动NFC支付规模继续保持加速增长的速度,达到29.4亿元,该市场规模正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去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分别是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五巨头占市场份额75.7%。艾瑞统计了这五家的数据显示,其中2015年NFC功能的手机占比仅为17.1%,2017年则增长到了31.3%。
NFC功能或带动手机厂商“弯道超车”
夹在微信、支付宝缝隙中生存,NFC支付技术并不被业内看好,但项立刚认为,NFC并非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二维码迅速铺开的一个前提是手机装备了摄像头,才有了读取能力;同样,NFC也需要相应的读取设备,包括芯片、天线等器件,相比之下其成本并不低,此前仅有一些旗舰机型才能支持,而随着技术的成熟,普通手机也已经加载了相应功能”。
而在孙燕飚看来,对任何一个手机厂商来说,新技术的储备都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物物相连,大家都在探索应用场景,而智慧家居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突破点,届时,手机上的NFC功能可拓展到其他门禁、信用卡、机场验证等领域。
实际上,不只是NFC功能,其他手机厂商也在探索更多支付方式的可能。6月8日,OPPO与蚂蚁金服宣布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已完成3D人脸支付的技术准备工作。进而OPPO也成为了第一个实现3D人脸支付的安卓厂商。
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3D面部识别用于支付只是其中一个应用场景。一直以来,其他手机前置拍照以及人脸识别主要是靠单摄像头来实现,只能记录纯2D图像,但却无法分辨物体的远近距离,但在结构光技术的帮助下,可转向对3D深度信息的采集。这预示着未来视频通话体验也将非常不一样,因为可以更直观清晰地看到视频通话对象的每一个表情细节,更真实。通过单项技术的比拼,进而延伸出更多功能,正成为各大手机厂商比拼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