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能制造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郑州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着力发展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的升级改造,取得积极成效,盾构装备、网联汽车、煤炭机械、家居等领域智能化水平全国领先。
企业示范引领 带动产业智能转型
据统计,最近5年,我市智能装备产业年均增长超过10%,智能制造推广年均增长20%以上,智能化改造投资占全市技改投资的70%,年均增长50%;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占全省的65%,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宇通客车、汉威电子、郑州三磨所等5家企业的6个项目成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机六院等8家企业的9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好想你、格力电器、新天科技等35家企业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三全食品、辅仁药业、四方达超硬材料等53家企业建成市级智能工厂(车间)。与此同时,通过海峡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等系列活动,我市引进了上汽、合晶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谋划推进了新天科技“互联网机械表研发及产业化”等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为了增强发展后劲,我市建立了重点示范项目库,在库监测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476亿元,今年以来,已完成投资80亿元,居全省首位。中铁装备智能化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市智能化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9.8%,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
专注创新驱动 突破关键新兴技术
搭建创新平台。中机六院等单位牵头建设的河南省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及应用等4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单位。建成了1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加快互联网融合。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实施了“百千企业上云”计划,服务3000余家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中机六院成为我省唯一入围的首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承担了20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任务,形成了智能工厂建设新模式,金惠计算机等10家企业成为省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占全省的50%,郑州已成为覆盖全省、辐射中部的智能制造方案输出地。
培育新兴领域。积极推进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工业巡检、物流、包装、焊接等智能机器人生产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规划政策先行 明确重点强化保障
最近两年,我市持续“发力”智能制造。
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郑州行动纲要》《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把智能制造作为重要专项工程;制定了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实施方案、“十三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和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数控机床3个智能制造领域培育专案;编制实施了《郑州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有效推进了制造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
先后出台了制造强市若干政策及补充意见、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等。对新建智能制造项目、智能化改造项目,分别给予10%、20%的奖励补贴;对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的,按照国家支持资金的50%予以配套奖励;对各类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的,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上云费用进行70%的补贴。
大力开展“政策落实进千企”活动,有效破解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成立市、县两级政策宣讲团,宣讲企业1.4万余家。
加强部门联动 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市工信委负责牵头推进,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市县两级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四项对接”“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举办了智能制造产品、人才、融资等专题活动,运用政府采购服务形式,组织专家深入企业提供全面、深度的诊断服务,挖掘潜能、谋划项目,持续调动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积极性。强化对列入国家、省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和平台的督导跟进,动态掌握进展情况,对其遇到的各类难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试点示范顺利推进,促进了全市智能制造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下一步,郑州市将持续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进一步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努力当好全省智能制造排头兵,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