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周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实现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平台多方数据也呈现大幅增长。然而,在公布财报后的首个交易日,拼多多股价单日跌幅达到17.45%,创下去年7月26日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多方分析显示,拼多多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存在亏损,在获客成本增加情况下,能否扭转亏损尚不明朗。随着多个社交电商平台涌入,拼多多所处的行业竞争变得激烈,这一情况或对拼多多股价带来影响。
未来发展建议
风投机构瑞银:相较“更低价格”的优势,拼多多未来最大的进步空间之一在于“丰富的商品品类”方面做足功夫。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拼购、分销等非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有助于快速吸引客流。
高速发展与亏损并存
据拼多多公布IPO后首份年报显示,平台多个业务指标均录得亮眼的数据:2018年全年实现营收131.20亿元,同比增长652%。其中,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拼多多平台GMV(成交量)达4716亿元,较2017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4%。
拼多多的用户量和订单量增幅也非常明显。2018年,拼多多总订单量达111亿笔,较2017年同期的43亿笔同比增长158%;平台日均订单量由2017年的1180万单攀升至3040万单。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处理550亿件包裹。拼多多方面依照上述数据推算,2018年产生5个包裹,至少有1个来自拼多多。
在获得增长的同时,拼多多为此也付出了高额费用补贴。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平台含IPO一次性计算员工股权激励所产生的经营亏损为107.997亿元。其中,包含“三周年庆”“双十一”“双十二”等连续大促的去年第四季度,平台经营亏损为26.409亿元。拼多多在财报中解释,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的大幅支出是为了培养更高知名度,在线上线下进行了大量广告投放和促销。
大量补贴获客
拼多多财报发布之后,多方投资分析也对拼多多“数据好但股价大跌”的情况作出了分析。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平台销售费用为134.418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900%;2018年第四季度,平台以促销补贴活动和品牌推广为主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99%。对此,网经社旗下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拼多多去年第四季度市场和营销费用大幅上升,带动拼多多用户量和成交量大幅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获客成本增加,股票市场或因此受到影响而出现股价波动。
老虎证券分析报告指出,拼多多也试图通过多方调整,摆脱早前被诟病的问题。据拼多多发布的《2018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披露,2018全年拼多多下架的涉嫌违规商品数量是投诉数量的150倍,关停超过6万家涉嫌违规店铺,前置拦截超过3000万个商品链接。风投机构瑞银分析认为:相较“更低价格”的优势,拼多多在“丰富的商品品类”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拼多多未来最大的进步空间之一。
拼多多在此次财报中没有披露用户存留数据,但是瑞银在早前财报中引用极光数据表示,拼多多APP七天存留率高于竞争对手,而截至2018年11月,30天的用户存留率从一年前的18%提高到29%。
新入局者“参照物”
有业内人士认为,拼多多的发展情况逐步成为社交电商行业风向标。记者早前采访电商平台时了解到,国美和每日优鲜在上个月正式宣布入局社交电商,加上去年已经有所布局的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社交电商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但就各自目前的运营来看,新入局的社交电商平台在宣传和用户补贴上并没有多少大动作,大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或多或少以拼多多为“参照物”。
曾在京东、每日优鲜等电商平台任职的一名电商从业者告诉记者,拼多多上市之后的首份年度财报在业内受到普遍关注,除了该平台快速扩张之后,其社交电商模式能否壮大起来,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电商崛起之初大家都关注阿里巴巴和京东,拼多多的崛起则让大家发现社交电商是可以成功的。拼多多可以说是国内社交电商的始祖,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对其它想做社交电商的企业来说具备参考意义。”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为27370亿元,同比增长22%。该数据指出,随着社交电商模式的扩散,将有90%以上网购用户以移动端为主要消费渠道。曹磊分析,80后和90后这两大占比最高的用户愿意在社交网络分享购物、砍价,基于信任分享的基础上、具有价格优势与良好体验的商品或服务,将更受社交电商消费者的认可。“在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拼购、分销等非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了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
互联网分析师郑辉认为,拼多多冒起初期是对农村市场的深度挖掘,让一众三四线城镇的用户从买家到卖家转变。但如今阿里巴巴和京东也同样用社交电商模式深耕农村市场,拼多多面对的挑战也在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