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洛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洛阳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
随着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郑洛新国家自创区洛阳片区为龙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着力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三区”融合扬起创新龙头
2016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准建设;2017年,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顺利挂牌。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洛阳紧紧把握国家自创区、自贸试验区、高新区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坚持把“三区”空间、体制、功能、政策深度融合,推动“三区”从叠加走向“裂变”,不断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发展活力。
迎着“三区”融合的东风,洛阳高新区184个事项搭上省直部门“直通车”,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实施企业“三十五证合一”“先照后证”“简易注销”等改革,推行“清单式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专网搞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了格力、银隆等一批大项目快速落地……
资源集聚激发创新动能
十几台白色箱式机器由传送带连接,机械爪快速移动精准贴片,一张张电子雷管芯片模组组装完毕传送下线……近日,在位于洛阳古都科创园的洛阳正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里,工作人员正加紧生产。
该公司在电子雷管芯片模组行业中位居全国前三,2019年把团队从深圳迁到洛阳。“园区进行了股权投资,还提供现成的厂房,减轻了企业负担,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汇聚起知识、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创新活力方能激流奔涌。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双倍增”行动,鼓励相关单位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及其分支机构建设任务,研发平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持续跃升,也带动了科技型企业规模和品质的双提升。
培育多层次创新主体。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健全完善“微成长、科升高、高企提升”梯次培育机制,打造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做强做优中信重工、中航光电等,创新龙头企业达到20家、占全省20%,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5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80家。
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全市创新平台达到1977个,是“十三五”初的2.04倍。全国农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洛阳,国内首台纯电动无人拖拉机、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树立了智能农机行业新标杆。
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大连理工等建设运营新型研发机构,11个备案为省级,其中5个入选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优化生态加速成果转化
光电转换连接器、电磁屏蔽包、轻小型高性能红外热像仪……走进位于高新区的洛阳科技金融大市场,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的待转化项目,正静候“伯乐”。企业负责人动动手指就能购买科技成果、申报科技创新券,让科技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
近年来,洛阳市集中全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着力优化创新生态。
同时,洛阳坚持把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统筹起来,铜合金新材料、时速350公里高铁轴承入选首批省创新引领专项,17个项目立项省创新示范专项,首批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突破5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高铁轴承、工业CT等产品树立行业标杆,电子级高纯多晶硅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眼科OCT影像设备、双动力钢轨铣磨车等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先进装备制造、钛钼钨金属材料等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连续两年共有6项高科技产品入选省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获得国家科技奖18项、省科技进步奖91项。
截至2020年年底,洛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5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93个,研发投入强度达2.5%、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3%,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37位。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担当,围绕洛阳都市圈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主动融入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加快构建全域创新空间布局,全面激活创新第一动力,为在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上实现更大跃升贡献洛阳力量。”洛阳市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