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被业界遗忘的携号转网政策近日突现一线曙光。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表示,2013年将适时扩大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试验范围。经过两年的试点,携号转网也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刻,但申请转网成功率不足四成的成绩单着实不佳。携号转网的尴尬,一方面显示在当前竞争环境下,运营商之间的用户争夺战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折射了监管部门的矛盾心理,既寄望通过政策打破电信行业的不均衡局面,又不希望过多地冲击市场,运营商与监管的博弈贯穿其中,成效不佳在所难免。随着今年电信业市场实质性开放步入新阶段,携号转网的扩围或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竞争格局演变,如何总结经验,强化对携号转网的监管,运营商如何将其转化为对自身业务的正向激励,值得各方思考。
携号转网试点两年成效不佳
近日,苗圩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透露,明年将适时扩大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试验范围。
为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号码资源充分利用和促进电信业公平竞争,工信部从2010年11月开始在天津、海南两地进行了手机携号转网试点。不过试点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数据显示,两年来仅有约7万用户成功办理,在两地超过1800万手机用户中,提出转网申请的用户不到1%,申请后携转成功率仅为36.7%。
究其原因,有业界人士指出,业务办理门槛高、流程复杂、增值业务无法自动携转、转换成本高等因素严重压制了用户的热情。同时,监管部门左右摇摆也使试点政策从一开始就满是纠结,缺乏相应的匹配政策和严格监管。例如,携号转网在天津实施双向转网,三大运营商的用户相互转网,在海南则实施单向转网,只允许除TD专用号段157、188用户外的其他移动用户转往电信、联通,而电信、联通的用户不能转向移动。监管部门既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移动的一家独大的局面,又避免对中移动自主创新的TD-SCDMA产生太大的冲击。
携号转网扩围引争论,最佳节点已过?
如今,这项沉寂已久、几近被遗忘的政策突然峰回路转,引发各界讨论。通信行业专家付亮表示,现在早已错过携号转网最佳期,用户需求不强烈,相关增值业务不配合,移动互联网来临,对号码携带需求明显降低,已成鸡肋。
对于消费者而言,携号转网降低转网成本。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数据应用层出不穷,消费者对数据流量和高速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信息消费内容更加多样化。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如双模手机,让消费者可根据各运营商的业务自由分配支出,用户对号码依赖明显减弱,多机多号现象明显增加。运营商3G业务同质化现象存在,使得携号转网的吸引力逐渐降低。
对于运营商而言,携号转网大量的成本投入可能并不能换来相应的用户迁移,或许还将增加保有用户的成本,因此运营商对待携号转网都比较消极。如今3G步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携号转网一方面或使本已激烈的用户争夺战更加白热化,另一方面也将减少运营商自身的号码资源。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员任文杰认为,携号转网政策出台的初衷之一是构建均衡和有竞争力的通信市场。但中移动的市场份额已从超过90%下滑到约40%,且承担着TD产业化任务,因此是否应扩大携号转网试点范围,仍值得商榷。
不过,投行中金的报告认为,携号转网从商业角度而言是合理的。实施携号转网被认为是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三方都受益的举措。号码可携带既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通过市场的管制措施,实现有效竞争,提高消费者福利。
保障用户“用脚投票”权利,进一步激发市场变局?
2013年,在三网融合、民资进入电信业、宽带中国战略等诸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信业有望迎来新的变革年。携号转网有望成为激发运营市场竞争的又一个催化剂。一是由于作为3G牌照发放的配套措施,携号转网曾被寄望保障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从而推动3G普及,打破运营市场不均衡局面。如今,随着4G渐行渐近,携号转网的扩围也被业界视为政策层面为4G牌照的发放铺路。二是目前三家电信运营商在3G新增用户上日渐旗鼓相当,随着移动用户市场增长几近触及天花板,存量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携号转网的扩围将进一步促进用户“用脚投票”,使本已激烈的用户争夺战更加白热化。
如今的通信市场,既有三大运营商的激战,也将面临虚拟运营商、OTT服务提供商等新势力的挑战,保持用户粘性的成本越来越高,无论从自身业务结构转型还是应对外部竞争看,服务都将提升至重要地位,这要求运营商需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增加服务种类。携号转网的扩围将推动运营商全方位提升网络、资费、服务等综合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携号转网对优化通信市场格局的意义仍在。
但归根到底,携号转网若想取得预期效果,需要监管部门的强力作为,细化规则、明确权责、强化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此前,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表示,下一步将重点解决携号转网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加快完善试验方案,建立相关的机制,加强对试验的管理,为科学制定下一步号码携带的政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