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特别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互动,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做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是中央对上海的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产业发展领域重点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说:“要以两化深度融合为契机,面向未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新兴产业引领工业创新转型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邵志清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落实。他强调了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提出要鼓励新业态出现。就上海而言,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上海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走在了前面。当前,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已经突破万亿元,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上海创新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邵志清说,“坚持用先进技术对重点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生产工艺、销售、管理、研发设计水平,把握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
邵志清同时认为,上海的创新转型正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产业更多依赖上海的开放性,以及上海在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要摆脱过去依赖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发展模式,也迫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鼓励社会资本和科技成果向未来的新兴领域集聚。”邵志清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他提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推动两化融合纵深发展
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两化融合还须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邵志清认为,要实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的目标,两化融合工作还须继续向纵深发展。从信息化角度来看,要大幅度提升应用水平;从工业化角度来看,要继续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两化深度融合是全产业链的融合,应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装备工艺、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对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改造。”邵志清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过去较多强调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后,更多的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地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他提出,要特别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互动,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不断提升产品创新能力。
在深度上下工夫的同时,还要在广度上做文章,把握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领域同时加以拓展和延伸。
他同时强调要做好分类推进信息化工作:在已有良好基础的城市里面,更加重视集约共建、资源共享,建设智慧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高起点做好规划和推进,避免低水平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要重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能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