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报季,我国三大运营商已经悉数公布2012年财年业绩。按照惯例,本报将就三大运营商拥有的资源不同、发展路径差异、一年发展得失、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作深入分析,试图从中归纳行业的规律与趋势。不过,与往年不同,今年我们还引入了国外运营商的财报数据,把中外财报放在一起比较分析,看看哪些趋势是我国独有的,哪些问题具有全球共性,也了解我们到底是在追随先进企业,还是与他们同行。
从政企分开到三足鼎立,中国的电信市场经过多轮重组,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和那些早已被破除垄断的国外运营商相比,我们在市场意识、竞争阶段、业务发展等许多方面仍然滞后,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些工作,国外早已经完成,如从2G向3G的迁移。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我们和国外运营商正在一起经历,如高昂的成本压力、互联网带来的挑战等。
纵向比较有利于发现进步,而横向比较则有利于发现差距。希望我们制作的这一期中外财报解读,能给读者以启迪,我们也欢迎您参与讨论。
2G大规模向3G迁移
【国内解读】创新扩散理论认为,3G用户数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5%~20%就能达到引爆点。据工信部资料,2011年,全国3G用户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3%;2012年,这一比例已达20.9%。由此可见,中国的3G市场已经进入规模爆发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数据需求的增加,是加强2G向3G迁移的根本动力。而运营商在建网、营销和资费调整方面都顺势而为,向3G倾斜,逐步引导用户从2G向3G迁移。目前运营商主推的手机中,已经很难见到2G手机的踪影。在4G还没有正式商用之前,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并发展。
从三大运营商的2012年财报可以看出:中国电信的3G用户数达6905万户,净增3276万户,3G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已达43%,净增3G用户在净增移动用户中的占比更是高达95.9%;中国联通全年3G用户累计净增3643.7万户,达到7645.6万户,与此相比,2G用户数的增长仅为2%,联通3G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占比达31.9%,比2011年提升11.9个百分点,3G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2.6%,达到598.0亿元,3G收入对移动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7.4%;中国移动的3G用户亦近8800万户,一年中净增3672万户,在净增用户总数中占比达60%。2012年中国移动共新增3G基站6.5万个,3G基站总数达28万个,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及部分乡镇覆盖,大中城市实现连续覆盖。
向3G的大规模迁移,一方面是用户自发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运营商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的结果。2012年,运营商继续加大对3G基站的建设力度,继续对3G手机给予补贴,调整流量套餐的价格使用户更能接受,这些措施都让越来越多的用户转而投向3G,享受更先进的移动服务。
【国际望】这一现象在国际上更为超前,早在2009年,就陆续有运营商开始将精力从2G网上撤出。迄今,NTT、KDDI、软银、新西兰电信、韩国电信、AT&T先后宣布关闭2G网络。从国外运营商的财报中几乎找不到2G字样。而近一两年,有些大规模发展4G技术的运营商甚至已经开始逐步减缓3G投资。在美日韩等3G发展充分、4G逐渐起步的国家,网络迁移的趋势尤其明显。在这样的市场,3G市场趋于饱和,网络利用潜力几乎到底,流量提升空间有限,收入增长瓶颈显现,LTE成为运营商争夺用户和市场的新手段。SK电讯3G用户ARPU连续下降,发展LTE后用户ARPU高出3G用户81%。随着LTE在全球的快速部署,美日韩等国运营商已经开始停止3G用户和网络的发展,韩国电信甚至预言3年后将淘汰3G网络。此前有业内人士预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3G发展还未形成规模,随着LTE网络覆盖不断完善、终端品种不断丰富、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可能会出现用户从2G跨越3G直接向4G转化的局面。
摩拳擦掌迎接4G元年
【国内解读】在2012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巨头有关4G的表态颇有看点。
在3G与宽带两大行业强劲增长均不占优势的中国移动,对TD-LTE寄予厚望。2013年,该公司资本开支大幅增加到1902亿元,其中415亿元用于TD-LTE网络建设。年初中国移动制定了全年TD-LTE发展“双百”计划:在超过100个城市建设TD-LTE网络,采购超过100万部TD-LTE终端,对4G可谓雄心勃勃。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奔走国际国内,全力扩展TD-LTE阵营,强烈呼吁国内尽快发放4G牌照并给予我国主导的TD-LTE以优先权。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TD-LTE已做好商用准备;中国移动总裁李跃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今年将是TD-LTE商用元年。
相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此前对4G并不热衷,因为其拥有的WCDMA网络在三种3G制式中优势相当明显。随着TD-LTE阵营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不断释放信号,中国联通开始转变策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建议“尽快发放4G牌照”,颇令业界意外。在业绩发布会上,常小兵明确表态,中国联通将坚定不移地沿着FDD方向演进,将现有3G网站平滑过渡到4G,而且“没必要同时经营FDD与TDD两种制式的4G网络”。他同时表示,“如果需要联通为TD-LTE出力,我们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做”。
最郁闷的是中国电信。CDMA后续演进之路已断,LTE时代无论选择TDD还是FDD,前行之路都不会顺畅。尽管TD-LTE产业方热切召唤,但中国电信依然更倾向FDD。不过董事长王晓初表示,如果未来政府不发给LTE FDD牌照,中国电信就与中国移动共同建设TD-LTE网络或者租赁中国移动的TD-LTE网络。
企业基于自身发展和投资收益选择相应的技术路线顺理成章,然而,电信运营企业并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命脉行业的中坚企业,他们技术演进方向的选择,技术仅仅是一个因子,国家整体战略布局、每个企业背后产业集群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决定力量。否则,当初向WCDMA演进最“顺理成章”的中国移动如何会扛起TD的重担?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4G时代,我国主导的技术不会像3G时代那样,只靠中国移动一家独力支撑的局面不太可能出现。
【国际望】无线行业组织4G Americas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已有67个国家的150家运营商推出了商用LTE服务,其中有50家是在过去的5个月内推出的,预计今年将有超过100个LTE网络推出。从多家国外运营商的最新财报来看,4G依然是毫无疑问的焦点,且可喜的是,经过数年的耕耘,运营商终于迎来了4G的收获期。从数量上来看,4G用户增速明显加快。截至去年年底,日本NTT公司的LTE用户在移动用户总数中的占比已经达到14.2%,不久前更是突破了1000万大关。该网络于2010年12月24日正式启用,耗时一年用户规模达到100万户,又经过了8个月突破500万户,此后不到半年净增用户达到500万。而韩国SK电讯最新发布的业绩数据更是令业界振奋。截至去年年底,SK电讯LTE用户数达753万,占移动用户的比例达28%。受此带动,SK电讯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暴增195%。美国的Verizon近年来一直积极发展LTE,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移动网内50%的数据流量都来自LTE网络,对网络负担的分流效果显著。
能力提升已成紧要战略
【国内解读】能力提升已成紧要战略——我们不难从各大运营商财报中发现这样的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只是一种考验,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树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
从三大运营商2012年能力提升的举措来看,创新、集约、专业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各自提出四大能力。中国电信定位在创新、服务、集约、运营。推出能力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基地业务公司化改造,引入民营资本,组建国际公司,开放智能客服体系,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一点接入、全网运营”,管理与操作功能分离,成立云公司,推行以市场份额为导向的动态预算管理和考核机制,划小核算单元等系列举措,使2012年成为中国电信的能力提升年。
中国移动用战略实施能力来描述公司能力提升成果,包括网络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能力。公司继续推进在终端销售、集团客户、国际业务、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专业化运营。积极建设集中化、标准化的共享基础设施,全国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仓储物流系统的建设初见成效。在组织体系、激励机制、管理模式和人才体系等方面稳步实施改革,努力构建与战略转型相匹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体制和激励机制。
中国联通2012年开始在营销领域进行改革,从市、区(县)分公司管理体制改革切入,压缩管理层级,为基层“输血”,形成扁平、高效、富有活力的运作机制。
纵观各企业财报中对今年运行的阐述,对传统运营模式的改革和转型力度会更大。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表示要摆脱传统电信经营观念。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说将全面提升四大能力。
【国际望】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运营商近年来尤其重视管理和机制创新。AT&T在财报中专门提到要“加速创新”,意指要在产品设计环节融入客户互动元素,加快产品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Verizon在财报中特别提到,技术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Verizon自身。该公司此前推出了“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希望借此在战略增长领域最快速挖掘产品创意,消除内部障碍。在过去的18个月中,Verizon因此节约了40亿美元的成本。而法国电信在发布财报时也表示,要进一步简化运营结构。就在前几日,法国电信发布消息称,设立了专门负责创新事务的副总裁。
事实上,在财报以外,我们看到的是更多运营商的实际行动。比如,去年西班牙电信、法国电信均高调推出了风险投资计划,AT&T也从大量考察对象中精选出4家印度初创公司作为候选技术合作伙伴,并计划对其投资。运营商此类举动是希望寻找新技术,同现有的业务体系形成互补,吸引更多产品创意,网罗互联网初创精英。AT&T、西班牙电信、新加坡电信等运营商此前相继成立了针对数字媒体领域的业务部门,力图从内部改革机构设置,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这些都是机制创新的实质性体现。
全业务趋势更加明显
【国内解读】在国外,全业务经营已经非常成熟。我国全业务运营起步较晚,在第四个年头,从三大通信运营商2012年的财务报表看,全业务运营的趋势更加明显:网络协同性更好、用户结构更均衡、业务融合更深入、收入结构更合理。
在收入指标方面,固定、移动网络相对较为均衡的中国联通,近几年移动业务收入迅猛增长,在通信服务收入中占比逐年攀升。2012年,中国联通移动业务服务收入增长22.0%,达到1260.4亿元,在通信服务收入中占比达到60%,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善。拥有最大固定网络的中国电信近几年也在稳住固网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移动3G业务,促进收入结构改善。2012年中国电信移动服务收入较2011年增长36%,达到928亿元,在扣除移动终端销售收入后的经营收入中占比达到35.9%。而对于移动业务领域“大哥大”的中国移动来说,2012年财报中有一点非常吸引眼球,通过重点发展集团客户光纤宽带接入服务集团专线累计达78.1万条,透露出中国移动加快全业务运营,以规避单一业务风险的战略意图。
在收入结构趋向合理的背后,是运营企业业务融合深入以及用户结构的均衡化。2012年,三大通信运营企业在业务领域不断向深度融合推进,深耕存量用户市场,拓展新业务市场。中国电信以“我的e家”、“商务领航”等业务品牌,中国联通以“沃·家庭”业务品牌,大力推动3G、光宽带、信息化应用三大核心业务融合经营,相互促进拉动,取得良好效果。财报显示,中国电信2012年移动用户净增3415万户,总量达1.61亿户,3G用户占比达到43%;有线宽带用户较2011年增长10%,总量突破9000万。中国联通移动用户规模较2011年增长19.9%,达到23931.2万户,3G用户规模达7645.6万户,在移动用户总量中占到31.9%,固网宽带用户同比增长14.8%。两家原来以固网为主的企业移动用户规模迅速增长,使得整体用户结构更为均衡。
业务和用户的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最底层的网络资源支撑,为更好地推进全业务运营战略,三大运营企业在网络方面都加强优势、补齐短板。拥有固网资源优势的中国电信,2012年稳步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建设,进一步扩大光宽带覆盖,加快将网络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并持续加强3G网络的升级改造和深度覆盖,促进固网和移动网络的互补协同。拥有3G优势的中国联通,在2012年继续推动3G网络升级,全年新增3G基站9.2万个,总数达到33.1万个,3G基站全部升级到HSPA+,下行峰值速率可达21Mbps,继续保持网络速率领先优势。中国联通还以实施宽带升级提速工程为契机,继续推进宽带光纤网建设,提升宽带网络的竞争优势。而拥有庞大2G网络的中国移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资源积累,拓展移动互联网领域,四网协同初见成效,网络能力和覆盖水平持续提升,流量承载结构逐步优化,为推动流量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为弥补固网短板,中国移动2012年加大了固定网络投资,国际带宽较两年前增长近4倍,并大力推动IDC建设,重点发展集团客户光纤宽带接入能力。
【国际望】全业务一直是国际运营商的主流业务结构。
以百年老店AT&T为例,该公司的业务多元结构一直较为稳定。2012年,AT&T营业收入实现1274亿美元,同比增长0.6%,收入的53%来自无线业务,28%来自固网数据和托管IT业务,19%来自话音和其他业务。法国电信、德国电信、NTT等运营商的情况均与此类似。一直奉行“唯移动”策略的沃达丰公司年度业绩尚未公布,但近年来该公司的利润率一直较高。尽管各方对于移动业务的前景普遍看好,但仍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均衡的业务结构对于产品设计的助力效应明显不足,比如缺少有力的三合一、四合一类捆绑业务。本月初,英国移动运营商O2宣布出售固定宽带资产,当时就有分析师指出,这种过于依赖移动通信业务的现象在很多国家较为普遍,但未来无疑是融合业务的天下,O2此举无异于削弱了自身的优势,将自身置于被动局面,增加了未来发展的风险。
资金压力迫求资源效率
【国内解读】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业务规模突破的需求,让电信企业2012年面临较大的营运资金压力,此种情形下,加强资本支出管控是一贯做法,但更有效的还是资源投入和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
中国电信表现尤为明显,2012年,公司经营费用比2011年增长了18.5%,经营费用占经营收入的比例达到了92.5%,较2011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自由现金流较2011年减少近80亿元。从各成本领域分析来看,通过持续加强资本支出管控,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下降了3.1%。因为业务增长的需要,网络运营及支撑成本上升了24.7%,其中CDMA网络容量租赁费就比2011年增长了34.4%。终端补贴使销售及管理费用增幅较大,其中终端补贴较2011年上升了39.1%。
中国移动虽有强大现金流,但仍需下大力气加强资本管控。推动可共享基础设施和资源的集中组织、生产和服务,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实现降本增效。从公司全年营运支出来看,人工成本、销售费用及其他营运支出占营运收入的百分比较2011年无太大波动。在资金管理上,公司进行统一的集团资金调配,进行高度集中的融资管理,实施审慎的对外投资策略,这些促成了公司良好的资金状态。
资源向高增长领域倾斜,这已经成为运营企业的共识,市场化的资金运作手段是企业健康成长的正能量。2012年中国联通的手机补贴占3G服务收入的比例已由上年的17.7%下降至10.2%,营销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国际望】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来看,由于光纤、LTE等升级需求迫切,国外运营商资金压力依然不减。
NTT和SK电讯近年来均大力发展LTE,两家公司毫无意外地都遭遇了收入增长、利润下滑的局面。尤其是SK电讯,由于LTE网络投资和营销支出庞大,其2012年净利润骤减29.5%至1.12万亿韩元,而资本性支出则猛增25.5%达到2.86万亿韩元。韩国移动市场一直竞争激烈,运营商为争抢用户不惜血本,就在去年底今年初,韩国通信委员会(KCC)两次对运营商开出罚单,以惩罚其对手机补贴过重的违规行为,由此可知韩国运营商营销成本之高。
美国LTE“大户”Verizon同样有大量资金流出。2012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8%至759亿美元,但营业支出增长了5%达到541美元。除网络投资外,高昂的终端补贴是Verizon支出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Verizon去年新增500万合同用户,用户总数达到9250万。但仅去年第四季度,Verizon就有9%的移动客户更换了手机,980万部新智能手机被激活,而针对每部手机,Verizon通常会付出数百美元的补贴。美国另一家运营商AT&T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其54.7%的后付费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的是兼容4G网络的终端。这部分终端多数有AT&T的巨额补贴。高额的手机补贴存在数年,尽管运营商近年来一直试图作出改变,但尚需时日。就在不久前,迫于资金压力的AT&T放出风声,有意出售非核心资产,而去年该公司刚刚出售了渐不景气的黄页业务部门。
互联网异质替代效应凸显
【国内解读】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对电信运营商语音、短彩信等传统通信业务的冲击和替代效应进一步凸显。
对于拥有7亿移动用户的中国移动而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财报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语音业务收入达3680.25亿元,较2011年的3641.89亿元仅微增1.1%,MOU(平均每户每月通话时间)则继续下降至512分钟,同时短彩信业务收入自2011年首次出现下滑后,2012年较2011年下降22亿元。中国联通在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该公司2012年GSM网络服务收入同比下降6.1%,主要原因是语音、短信等传统通信业务的下滑。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切分蛋糕的同时,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迅猛的流量增长。2012年,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200%;中国联通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2%;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包括移动数据与WLAN)流量同比增长187.6%,收入增长53.6%,其中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80%,收入增长52.3%,占营运收入比重达到11.9%,成为中国移动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尽管此消彼长,但目前来看,OTT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机遇,因为其分流和旁路的语音、短彩信等传统通信业务恰恰是当前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互联网的替代效应正成为令全球电信运营商最头疼的问题。然而,技术潮流无人可挡,传统业务收入降低、流量价值下降的趋势将继续,语音免费的时代或许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如何做好“流量”文章,避免被踢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要舞台,已经成为当下全球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最紧迫课题。
【国际望】受互联网通信的影响,短彩信业务近年来在国外也呈现下滑态势。法国电信2012年几乎在所有欧洲市场都出现了语音和短信业务的下滑。尤其是在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语音和短信业务的使用量骤减,几乎抵消了其他业务的增量,加之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法国电信2012年的总收入下降了3.9%。但与之相随的是,基于手机的移动浏览类业务使用量增加。法国电信表示,在法国、西班牙、波兰等地,手机浏览类业务收入弥补了话音和短信业务收入的下滑。尤其是在国际经济受挫严重的西班牙,法国电信的数据业务收入(不含短信)增长41%,订阅手机浏览类业务的用户猛增69%达到500万户。而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已经连续3年陷入了收入下滑的窘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市场竞争激烈。在日本,互联网业务备受用户欢迎。因此,传统电信业务在其冲击之下每况愈下。NTT的本地、长话和国际话音业务收入均持续下滑。在移动领域,类似的趋势也在发生。以去年第四季度为例,在NTT的移动宽带用户ARPU中,话音ARPU的比例已经降至35%,数据(Packet)ARPU占比增至56%,以应用商店为代表的智能业务ARPU占比为8.7%。而在美国,运营商可以说已经开始接受短信业务盈利空间趋小的现实,普遍将短信纳入数据共享套餐作为提升套餐价值的一部分,以期吸引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