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成大器仍需时日
物联网开年见喜,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不仅确立了2015年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的目标,还列出了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相关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实施指导。
点评:
该《意见》最大亮点是政府财税优惠和鼓励民间资本注入物联网领域。从该意见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扶持物联网产业的决心。但是别想太多,即便是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几十个亿就这么迎面砸下来,物联网产业近几年还是无法动弹。
或许有人要说,我国现在的物联网已经发展得初具规模了,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在摩拳擦掌,谨慎布署。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市场上做的物联网产品真正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很少,大部分都是由政府买单,适用于公共事业,民用、商用市场几乎完全未被开垦。国家先后在专项基金上投入20几亿,奈何发展至今,仍未有明了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我们近几年出台的政策一直都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联网行业,但是,尽管站在税收大幅减免政策面前,民间资本却仍然兴趣泛泛。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模式尚未完全清晰,公用事业领域(如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虽然潜力巨大,但是投入规模也同样巨大,然而民间资本却趋于分散,很难啃得动这几块大骨头,只能寄希望于财力雄厚的大型国企,如此上下游供应链上的小型企业便较易受制于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这并不利于物联网行业竞争和技术创新。
最后,我们可以说,政府大力支持的是物联网事业的发展,而非物联网商业的应用。“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物联网事业应用示范项目纷纷揣着基金上马,但真正投入大规模使用的应用项目却寥寥无几。企业对物联网产品市场适用性挖掘不够,低成本推进策略缺位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物联网的商业应用。在这一方面,政府也迟迟拿不出解决之道。
总体说来,物联网产业看上去很美,听起来很有背景,但却因为暂时无法接地气,而一直萎靡不振,成为政府怎么填也填不满的坑。一言以蔽之,要推动物联网的深度发展还需要时日。
国务院公布《推进物联网发展》强调保护
近日,国务院日前公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提到,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与以往发布的物联网相关政策所不同的是,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及了安全保障等话题,强调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物联网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增强物联网基础设施、重大系统、重要信息等的安全保障能力,形成系统安全可用、数据安全可信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经过数年发展,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培育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目前,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曾指出过,物联网将传感、通信和信息处理整合成网路系统。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这必然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形成全面挑战。
作为专业的安全公司,网神公司自国家提出等级保护政策以来,积极参与到等级保护政策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活动中。多年的积累不仅让网神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先进的设计建设方案、搭建了覆盖全国的技术服务队伍,更切实协助广大客户推进了安全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客户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保障了客户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网神严密解读国家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与行业的信息安全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尝试,整理并总结出融等保基本要求、行业特色需求和如何贯彻实施为一体的指南,这正是深入贯彻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有益尝试。
物联网背后的数据价值在哪?
物联网时代,成万上亿计的网络传感器被嵌入到现实世界的各种设备中,如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表、汽车和工业机器等。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出现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存储的空间,并使得实时在线处理成为可能。
近几年,IBM、微软、SAP、谷歌等IT企业不仅在全球部署了多个数据中心,还花费了150亿美元收购了专攻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软件企业。
可以发现,当人们还在热衷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概念炒作的时候,全球领先的IT企业们已经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物联网背后的大数据,其潜在的价值正在被逐渐挖掘。
物联网概念再认知
物联网近几年来不光在我国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产业都在逐步兴起,有消息指出,在大数据的推动之下,其产值或将达到14万亿美元。
目前,业界通常将物联网划分为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次。而我国活跃在物联网产业一线的以感知层参与主体,如传感器、标签厂商,以及传输层参与主体,如电信运营商等为主。
但事实上,物联网的应用层,尤其是其应用层中的数据处理等智能系统才是未来物联网产业的核心价值点,业界不少主体也并未对其有所重视。
对于目前的产业现状,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华师大软件学院嵌入式系统系主任陈章龙认为,“物联网概念不应仅包括传感网,物联网包含四要素:数据采集、传递、处理、应用。其中数据采集与传递属于基础环节,但最关键的应是后台数据处理环节。”
中科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对我国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物联网更多地停留在概念上,各地一哄而起,认为物联网是个金矿,门槛低好进入。事实上,物联网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外也是。物联网产业目前可以带动一些元器件和设备的生产,但实际上物联网产业更像是服务业,间接效益远远大于直接效益。之前外界对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的估值,最高的达到上万亿元,但其实短期内还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也就是说,未来物联网产业链,尤其是其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后,必将是一个以“数据”驱动为主的产业。即物物相连所产生的庞大数据,经过智能化的处理、分析,将生成商业模式各异的多种应用,而这些应用正是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所在。
数据结构决定商业模式
如前所述,未来物联网应用层将是商业价值的主要聚集地,而其中,最被业内专家看好的是,数据处理等智能系统的商业价值。
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华师大软件学院嵌入式系统系主任陈章龙教授认为,物联网产业链近七成的产值将产生于后台的数据处理环节。
因此,对于每天有海量信息产生的物联网而言,其商业模式将紧密围绕数据处理模块。
业界研究人士认为,物联网商业模式有两大特点:首先,物联网涉及多个行业,每个行业的数据有不同的结构特点,那么,据此就会产生出多个相异的商业模式;其次,数据分析是产生商业价值的基础,未来物联网产业将呈现出更加细分的数据处理公司类型,例如,有分别从事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数据处理的专业化公司,而从事应用开发、应用集成、商业运作的公司也将随着产业链的完善而逐步分化。
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是传统工业制成品,但是随着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传统汽车厂商正在创造出新的盈利增长点。
据IBM软件集团新兴市场部大数据中心总监王晓梅介绍,目前全球很多的汽车制造厂商都在想同样的问题,“我们和欧洲一家汽车厂商合作的,他们在未来生产的汽车上都会安装智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可以捕捉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汽车内部状况的各种信息,最后会汇总到一个数据集中地,然后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分析汽车那个部分出现异常状况。此外,这一芯片不仅可以捕捉自身车辆内部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捕捉汽车外部环境以及其他附近车辆的信息。这对传统汽车制造来说,有两种新的商业模式产业,其一是这些数据能够提供基于客户体验的增值服务,而不是传统的只有一次性出卖车辆的收益,其二是这些数据各种各样的分析,精加工也好,深入的商业洞察也好,这些信息本身就是一个金矿,它可以把这些数据金加工以后卖给他们的下游厂商生产零部件,也可以对他们下一代产品的开发积累第一手的资料,所以这些数据可以运用到不同的途径产生出新的商业价值。”
一切还只是开始?
从世界范围来看,物联网尚未实现足量成功的商业应用,这首先同感知层传感器布局不足相关。
但据了解,物联网商业模式首先要基于足量数据的产生,但是目前,世界各国除了日本等少数国家外,传感器的普及性铺设并未完成,不仅没有足够的物理接入点,而且还没有便捷的读头载体。
如果将物联网商业实现过程抽象为数据产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决策和应用的话,传感器布局的不足将导致数据产生的不足,将从源头上阻碍物联网的商业发展。
邬贺铨院士指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到了需要探讨商业模式的阶段,比较好的应用是结合我国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发达国家也在搞智慧城市,但数量少,规模小。我们现在有几十个大中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推进效果要优于国外。这是因为,各地政府目前高度重视社会效益,在城市安全、交通出行、安全生产、医疗健康等方面,对物联网有切实的需求,这使得物联网在这些领域发展迅速。但目前,这些领域的物联网发展,也仅仅在感知层面,即收集数据,还没有上升到分析数据的层面。从这个层面讲,我们的物联网产业,还未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不过好消息是,目前国内外厂商都已经意识这一状况。
“地球相当于一个人体,如果我们要感觉地球,人体有温度、能感觉到颜色和各个方面,地球也像有神经中枢一样,我们感觉地球在发生什么变化。这对我们至关重要吗?举几个例子,桥塌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它塌之前知道呢?说食品被污染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它被污染之前知道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于志伟这样描绘未来人类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的情形。
“现在IT圈内有名的公司都在做,大家已经共同认识到这在未来是一个重点。今天我们谈到的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都非常重要。这些未来也是构成大数据重要的部分。”于志伟补充说。
据惠普预测,在2030年的时候,传感器的数量会达到1兆,也就是1万亿的概念。
当然,要想让物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肯定不能仅停留在概念上,要想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还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完善以及产品的不断创新。开发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或许能开启一扇物联网应用的大门。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未来要取得大发展,还有三大瓶颈有待突破,要解决好标准、成本、规模化应用三大问题。在标准规范环节,仍然面临缺乏统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指引,以及标准发展滞后于应用发展的困境。RFID标准目前在全球呈“三足鼎立”局面,差别不大却各不兼容。中国虽有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但是还没有RFID国家标准。
后语:
从第81届中国电子展来看,物联网专区只有寥寥十来家国内中小企业大多由打着移动支付的旗号支撑着。与之紧邻的是挂着车联网大旗的ADI公司,与ADI这种业内巨头很不相称的是,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展位,其墙上和宣传资料展示的无非是老生常谈的ADAS,车载娱乐信息等方案。总的来说,与政府大张旗鼓的宣传力度相形见拙的是,记者没有看到关于物联网应用的实质性方案,或能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动能存在,至少,目前没有看到。企业、民用基础应用缺失,恰恰给只依靠政府政策单独搭台唱“独角戏”的物联网行业前景蒙上阴影。这一届电子展,物联网依旧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