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党的十八大勾画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要求。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农业现代化,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郑州都市区建设,以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和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为目标,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新挑战。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克服空间和资源约束,率先走上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作表率”,是郑州农业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和顺应抉择。
标题: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开辟发展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012年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部署,郑州市审时度势,未雨绸缪,在全力打造省会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同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启动实施“136工程”
2012年年初,郑州市制定出台了《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方案》,决定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市农业区域集中、产业基础良好的区域,建成10个3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30个3000亩以上的主导产业集聚区、60个5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园,简称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136”工程。
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发展模式上,充分借鉴工业园区的建设模式,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完善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加强示范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向示范区积聚发展,可有效破解传统农业发展瓶颈,推动我市“三化”协调发展。
在主导产业上,以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大力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着眼于为千万级人口的郑州市民多样需求提供稳定的蔬菜供应、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基地。
体制机制创新的实验区
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区域定位上为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区域,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农业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景观农业的样板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可有效辐射带动我市农业整体实现现代化。
——为加快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抓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围绕都市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现特色产业的合理布局和优势互补,集聚发展优势,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重要载体。示范区建设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理念,通过统筹规划、块状布局、整体推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为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土地分散经营与农业大生产的矛盾,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造载体。
——为确保省会城市农产品安全供给,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提供重要基地。示范区实行企业化、集约化生产,为引进先进的种养模式,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产地准出、质量可追溯制度提供了条件,为未来超千万人口的大郑州提供安全、鲜活的农副产品。
——为集聚农业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搭建新平台。示范区引入工业集聚区发展理念,提升农业项目和资源的整合效率,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装备集成运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高新农业、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打造新基地。示范区,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信息传播网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批实训基地,培育一批农民企业家、企业经理人、合作社带头人,为提升区域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新田园经济创造新模式。示范区引入景观园林式发展理念,在发挥农业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拓展生态保护、景观美化、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新型功能,发展新田园经济,促进城乡联动、产城融合,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为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营造优美景观。
——为“三化协调”推进,提供有效载体和试验平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统筹谋划,可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快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总之,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是顺应郑州农业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平台,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赶超跨越的新途径。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向好、条件成熟,是形势所趋、发展所需。
实践:从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缩影 看郑州农业的华丽转型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下,各县(市)区积极行动,高标准规划、全方位保障、多层次支持,深入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力度,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快了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2年,全市粮食再获丰收,实现十连增。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31元,比上年增长13.7%。
农业发展新模式——农业主题公园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走进中牟县雁鸣湖镇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农业园区建设的勃勃生机。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规划面积8.58万亩,核心区7073亩,主要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和农业文化创意园等6个功能区,入驻企业13家,总投资35亿元。园区内80公里的主次干道全部建成,电力、燃气、自来水管线已经入地,50个标段同时进场开工,大小机械500多台,农业项目、湖面开挖、景观河道提升等工程加快推进,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富士康(菲格)太阳能生物工厂、橡树葡萄酒庄园等5个项目预计今年5月1日开园,10月份将实现全面开园迎宾。届时,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优势产业、优质产品、优良生态、优美景观必将成为郑州乃至中原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新亮点。
作为郑州市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中牟县农业发展的新面貌给人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这就是郑州市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用工业的、生态的、景观的理念,打造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高端农业,走出一条以都市农业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可谓“冰山一角”,仅仅是一个缩影。与此同时,在2012年,全市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成规模、五年全部完成”的建设要求,还相继启动了中牟生态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区、荥阳沿黄现代渔业示范区、2个主导产业集聚区和15个特色产业园项目建设,当年完成投资21.3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站在邙山孤柏嘴,放眼望去,鱼塘连片,蔚为壮观。荥阳沿黄现代渔业示范区,西起王村孤柏嘴,东至广武桃花峪,绵延45公里,涵盖14个行政村,将建成15个生态养殖型、科技示范型、加工流通型和景观休闲型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到示范区全部建成后,水产养殖面积将达到5万亩,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每年新增经济效益1.36亿元,项目区内渔民人均收入2万元。
一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美丽画卷在商都大地渐次铺开,为郑州农业发展方向和道路亮出了答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必将成为推动全市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钥,必将成为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朵亮丽的奇葩,引领着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个百姓生活富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生态环境优美的“美丽郑州”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目标:环主城区建设十大示范区 打造田园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月27日,郑州市在中牟县召开了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场会。会议提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在全市建成10个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生产要素聚集,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管理经营机制完善,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达到省内一流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县为单位争创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5个,通过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适合郑州都市区建设需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我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规划建设十大示范区
根据郑州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都市区主城区周围,重点在中牟县、荥阳市、新郑市、惠济区等农业资源条件、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集中连片建设10个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1.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涉及中牟县北部的雁鸣湖、万滩、狼城岗3镇的16个行政村,共8.58万亩,主导产业为休闲观光、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和绿色蔬菜。
2.中牟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涉及中牟县南部的姚家、韩寺、官渡、郑庵4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共5.85万亩,主导产业为花卉苗木、特色林果、精品果蔬。
3.荥阳沿黄现代渔业示范区。西起王村镇孤柏嘴,东至广武镇桃花峪,涉及王村、高村、广武三个乡镇14个行政村,宜渔滩地5万亩,主导产业为渔业。
4.荥阳果岭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涉及荥阳邙岭区域内广武镇和高村乡的张垌、宋村、牛口峪、枣树沟、官峪、刘沟等村,总面积5万亩,主导产业为休闲观光和石榴等林果种植。
5.荥阳王村现代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区。位于荥阳王村镇,涉及丁村、木楼村、房罗村、王村等16个自然村,总面积4.8万亩,主导产业为蔬菜生产、种苗繁育等。
6.惠济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位于惠济区黄河滩区,总面积6万亩,主导产业为休闲观光、蔬菜种植和渔业等。
7.河南惠济花卉产业示范区(集群)。以陈砦(双桥)花卉市场为依托,辐射到老鸦陈办事处和古荥镇,总面积2.1万亩,主导产业为花卉种植、花卉交易及物流会展等。
8.新郑高效农业示范区。涉及梨河镇的刘吉安楼村、梨河村、学田和观音寺镇的楼李村、唐庄等村,总面积6.3万亩,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粮油加工、优质粮食生产。
9.新郑红枣产业示范区。涉及薛店、孟庄等乡镇,总面积6万亩,主导产业为红枣生产、红枣加工、休闲观光等。
10.郑州现代农业服务业示范区。以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为依托,在中牟县建设一个以蔬菜、水果、粮油、水产、花卉、农机和农资等交易为主导产业的中原地区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服务业示范区。
同时,巩义、登封、新密、管城、二七等县(市、区)也结合本地农业资源和产业发展,各自规划了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巩义特色水果生态示范区,涉及康店镇、河洛镇,总面积5万亩,规划发展生态林果、景观果园。
登封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涉及颍阳镇、君召乡、石道乡,总面积4.5万亩,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健康种养和休闲观光农业。
新密蔬菜林果花卉现代农业示范区,涉及大隗镇、来集镇、刘寨镇,总面积3万亩,主导产业为蔬菜、林果和花卉。
管城都市农业示范区,涉及南曹乡、十八里河镇,总面积4.7万亩,发展休闲观光、花卉和设施农业。
二七区樱桃沟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涉及侯寨乡南部,龙西湖上游,金水河源头及贾鲁河沿线15个村,总面积3.15万亩,主要发展樱桃等特色杂果种植、休闲观光农业。
示范园的规划设计坚持与本地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相结合、与土地利用修编规划相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相结合、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达到“六有”的标准:有水、电、路、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有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一定的发展规模;有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有先进的科技装备和技术支撑;有规范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政策;村集体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两位数增速。
蓝图绘就,催人奋进。乘着党的十八大的春风,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强投资、夯基础,调结构、求提升”的总体要求,创建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必将谱写出华美篇章,真正在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勇站排头,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创造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