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句“不做生鲜等死,做了生鲜找死”的戏称,让生鲜电商业务游走边缘。而如今,看到竞争惨烈的3C电商,越来越多的电商大佬们纷纷出手,果敢地选择攻坚最后这座堡垒——食品生鲜这块“空白”地带也从默默无闻成了电商争夺的新战场。
昨日,赛富投资基金宣布大手笔注资中粮我买网。这对于首次涉足食品电商的赛富来说,是一次吃螃蟹式的冒险;对于跨界电商领域的中粮集团来说,更是一次洗牌的机会。
情投意合各取所长
不久前,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透露,旗下2008年投资创办的食品类B2C电子商务网站中粮我买网已获PE/VC投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总资产的10%至20%。果然,在经历7月初的预热铺垫——我买网京沪两地 “白领免费试吃活动”,用十万份免费试吃引爆微博、赚足人气之后,中粮和赛富的“联姻”在7月22日正式落地。这一场有计划的豪门联姻,为其接下来的“婚后生活”铺平了道路。
能在众多电商中脱颖而出,获得赛富的垂青,中粮靠的是自己遍及全球的优质采购链和丰富的食品行业经验。目前,中粮集团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等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三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中粮地产和丰原生化3家内地上市公司。其拥有的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雪莲羊绒、中茶茶叶等诸多食品品牌,奠定了我买网优质的供货体系。
正如赛富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所说:“中粮我买网无论在企业背景、发展模式还是企业实力上,都更具发展空间,有潜力成为国内食品电商行业的一枝独秀。我们看好我买网的未来。 ”
中粮看中赛富的魅力,则来自其先后成功投资盛大网络、58同城、神州数码等科技信息互联网企业的经验,以及传统国企缺少的现代商业思维模式。
记者了解到,本次的融资将用于中粮我买网未来几年内全国市场布局及渠道拓展,并强化原有竞争优势,加速打造中国食品电商第一品牌。除了资金注入,赛富投资基金还将在战略规划、业务发展及资本运作方面与我买网展开深层次合作。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注资后,我买网将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与运营效率,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满足业务急速扩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中粮我买网总经理赵平原对双方此次项目合作充满期待。他表示,中粮我买网将在未来几年内瞄准全国市场,大力开拓地方渠道,升级全程冷链系统,扩大全球直采、原产地直送力度,实现中粮我买网的全新升级。
争夺最后一片蓝海
在过去的四五年里,国内已有一批生鲜电商抢滩者从“先驱”变成“先烈”,华润万家、卜蜂莲花等商超的网购业务几乎全军覆没。经历前辈的洗礼,新一批电商大佬再次整装出发。
去年5月,顺丰旗下电商业务顺丰优选上线,包括9大类产品,生鲜业务目前已占其三分之一的比重。去年6月,亚马逊中国牵手鲜码头海鲜网试水生鲜业务。去年7月,京东商城上线生鲜业务,与十几家知名食品品牌商签约合作。
今年起,各大知名电商试水生鲜更是势不可当。 7月2日,天猫正式对外宣布试水生鲜冷链物流,首期将为“水果生鲜”提供配套冷链服务,配送范围覆盖上海始发至北上广深杭和重庆等26个网购热门城市。同月,沃尔玛旗下电商网站1号店在上海宣布,继今年4月初进军生鲜品类上线“1号果园”后,自营蔬菜也已正式上线,目前销售范围覆盖除崇明岛外的整个上海地区。
此次获得注资的中粮我买网,也摆明了在业内深耕细作的决心。我买网总经理赵平原表示,网站将在未来几年内瞄准全国市场,大力开拓地方渠道,升级全程冷链系统,扩大全球直采、原产地直送力度,实现中粮我买网全新升级。打造提供高品质美食的专业食品网购平台,成为大众身边的食品网购专家。
扎堆做生鲜,电商巨头的行动如此一致,只为争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据悉,食品领域市场规模巨大,但网络交易额微乎其微。顺丰电商总裁曾透露,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31万亿元,但食品类电商比重却不足1%,其中大有作为。
这个观点,由阿里巴巴的一组数据可得佐证。截至2012年,淘宝和天猫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为26.06万家,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12万个。据测算,淘宝和天猫经营的农产品网店数量有望在2013年突破100万家。 2012年阿里平台上农产品交易额达到近200亿元,而两年前,这一数字仅为37亿元,市场容量或许在2014年将突破1000亿元。
2010年,淘宝网所卖的农产品以干果山货、粮油米面、鲜花园艺为主;2011年,增加了花卉蔬果、植物树木等;2012年,又增加了茶叶和生鲜水产。2013年,几乎全类目的农产品都将迎来较高速度的增长。其中,新鲜水果、海鲜水产、南北干货、新鲜蔬菜等重点类目增幅将超过300%。
但另一组数据是,2010年我国流通领域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24万亿元,网络交易额尚不足其1%的规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化妆品的网络零售渗透率达到16.3%,3C类商品达15.6%,服装则达到14.3%。
盈利空间非常有限
为何电商大佬们抢着“啃骨头”?关键在于看中了生鲜品的利润。据一位食品行业人士透露,目前水果和冷鲜肉的毛利约为20%~30%,海鲜产品毛利超过50%,这相比于价格过于透明、比价相对容易、利润仅在个位数的3C产品和图书、百货类产品来说,实在诱人。
不过,在这一高利润品类领域存活着的电商,仅1%能盈利,而且盈利靠的是一些专做礼品、团购等细分市场的电商。其余商家的毛利被高企的物流成本、包装配送成本所吞噬,最终只能亏本经营。
“相比于普通商品,冷链物流和生鲜产品的配送成本高出20%~30%,这样一来,再高的利润也打平了,目前大多食品电商还是亏本经营。因为对于在销售规模、物流系统、运营体系以及产地直销等方面还在摸索阶段的生鲜食品电商来说,市场尚处于培育期,盈利空间非常有限。 ”电商专业研究人士曹琦告诉记者,电商若将冷链物流外包,物流成本将比运送普通货物高出一倍,因此大多有实力的电商会自建冷链物流。“冷链配送的增加成本,主要通过到原产地直接进货来抵消。为平衡利润和成本,生鲜食品电商只有依靠高单价、高毛利产品来经营。此时谁掌握了顶端的原料直购渠道,谁就能在比价中获胜。比如中粮我买网依靠中粮集团在食品链上的丰富货源,在供应链第一关就扣住了成本的命门。再比如,一号店通过引进高价进口产品,用这类商品的高毛利来支持生鲜产品的高成本供应。 ”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电商采用网络预售、原产地团购等方式来规模营销,挤出利润。如网络预售,让产地按需供应,按需配送,从而大大降低生鲜食品的损耗。再如淘宝天猫开展“北纬37度”行动,寻找全球原产地直供、最新鲜的水果、食品,并陆续与这些原产地国家的政府机构合作。
冷链难题考验水平
7月,中粮集团的我买网,在京沪两地开展大规模送水果活动。活动上线10天有余,已有价值近百万元的水果被抢走。我买网的这次试水,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更是对自己在海量订单压力下物流配送能力的实战检验。 “水果这种保质期很短的食品,对运输、储藏、配送都有极高的要求,非常考验电商的综合实力。 ”
的确,生鲜电商长期不被看好,其“高损耗、冷链物流、包装配送不标准化”的特点吓退了一大批电商。其中,全程冷链控制是该业务成败的重中之重,即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运输、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始终需要处于低温环境。而食品行业电子商务最大的障碍正在于配送,配送不利会导致食品失去新鲜度。
“冷链物流建设投资巨大,加上电商们重点发展的国内一线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严重,不可控的成本,加上消费市场成熟度不够,导致无法计算投资回报率,让很多电商望而却步。 ”某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做生鲜市场的门槛很高,目前大多数电商均采用商家入驻的方式进行经营,自己从不敢越雷池一步。 “比如销售红酒,百元的普通红酒不需要冷库保存,但千元以上的红酒必须避光保存,且对仓储温度有一定要求,常温仓库肯定不行。这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水果、鱼肉等生鲜食品了。 ”
面对这些难题,也不是没有敢于吃螃蟹的主。记者从中粮我买网了解到,其在北京、上海、广东顺德建有50000平方米常温仓、6000平方米生鲜仓、3000平方米红酒窖,各品类产品分门别类进入各自的保鲜仓库:如包装食品储藏在20~25度恒温仓库,水果蔬菜储藏在3~5度恒温冷藏仓,海鲜、肉类严格储藏在-18度恒温冰冻仓,其它生鲜严格储藏在8~15度恒温仓,红酒则严格储藏在3000平方米、12度恒温、65%恒湿的红酒窖。并且,我买网还实行所有食品保质期超过三分之一不进库、超过三分之二不出库的管理原则,专业消毒团队每隔7天为仓储环境进行绿色无害杀菌,确保食品安全零污染。
在生鲜电商的战场上,舍得大手笔资金投入的绝不止我买网一家。如快递顺丰凭借强大的物流体系自建冷链物流,实现超快速周转。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对线下不同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来扩展生鲜市场。据阿里物流事业部总经理龚涛介绍,其目标在于将区域性的冷链服务产品“联网”,为所有商家提供公共服务。在阿里物流平台,这一试水中的冷链服务产品被命名为“E速宝鲜生活”,目前为水果生鲜提供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