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8月20日专电(记者刘梦泽、曹典)2000多家网商,30多家快递公司,15亿元年销售额。农村不务农、专职做淘宝,浙江义乌青岩刘村数年间迎来送往,成就了无数皇冠店铺,被称为“淘宝第一村”。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截至去年底,开在村、镇的淘宝网店达到59.57万个,全国有14个典型的淘宝村,其中年销售额最高的就是河北白沟和义乌青岩刘。
“只要卖的是东西,就能赚大钱。”在青岩刘做网商已有5年的章柏贤回忆起淘宝村初期热火朝天的创业景象。现如今已经进入“全民电商”时代,电子商务“蓝海”变“红海”,开一家赚一家的成功再难复制,淘宝村“组团淘宝”的原始模式也正经历着一场蜕变。
小村庄吸引万人“组团淘宝”
青岩刘村的一天从下午开始,到深夜结束。站在村里狭窄的街道上,两边民房里“叮咚叮咚”的阿里旺旺消息提示声此起彼伏;傍晚时分,货车停满小巷街道,快递员将一袋袋包裹打包装箱,撕拉胶带的“嗞嗞”声不绝于耳。
自从淘宝成为国人消费习惯,这座原本居民不足2000人的小村庄,依托义乌这个小商品集散天堂,最多时吸引了近万人前来“掘金”,无数白手起家者在这里发迹。
“青岩刘离江东货运站很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又聚集了众多店家,能实现货源、信息、技术的共享。”青岩刘村电子商务发起人、浙江网商协会副会长刘文高说。
由于快递公司往往在晚间集中发货,淘宝村的夜晚灯火通明,人们“日落而作、日出而息”。每当午夜刚过,80后店主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就会聚集在烧烤店里边吃夜宵边交流经营经验。
为了服务这些集聚的电商创业者,村里遍布着快递公司、纸箱店、摄影公司、网页设计公司等,还吸引了近百名韩国人来做韩式烧烤生意。村里200多幢农民房之间,穿梭着各种肤色的“老外”,他们都是来现场看货、拿货的商人。
但是,随着电商江湖的风云变幻,青岩刘的造富神话在不断退烧,2010年达到20亿元的销售额几年来不增反减,村里的砖墙上贴满了“招租”“转租”的告示。“每天都有人搬出去,也都有人搬进来。”刘文高说。
全民电商时代淘宝第一村神话不再
吴宗满是国内最早从“竹炭”产品上看到商机的人。2006年,他带着老家的竹炭生意来到了青岩刘,成为第一批进驻淘宝村的网商。“当时快递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青岩刘背靠江东货运站,交通非常方便。”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农民房分散的结构无法满足仓储的需求,最终从青岩刘搬了出来。
和吴宗满一样从淘宝村搬出来的成熟网商近年来不计其数,而现在在青岩刘的网商也多数没有常驻的打算。章柏贤说,“我不会一直在这里,农村毕竟只能满足居住功能,很少有资金进来,场地限制也很大,做大了总是要出去的”。
场地、资金等因素限制了大卖家的发展,而对于淘宝村众多创业者和小卖家而言,“全民电商”时代的白热化竞争是青岩刘面临的最大冲击。
在今天的义乌,电商已不是个新鲜词汇。在这座“全球小商品之都”,即使是连电脑都不会用的经营者,也赶上了电商的末班车。着力于将实体店铺搬上网络的“义乌购”已有14万注册用户,总商品数量近120万。面对海外用户的义乌购英文版和阿拉伯语版也将在近日上线。
相比之下,青岩刘现在更多是作为一个孵化基地而存在。刘文高近年来一直在着力打造“网货超市”,只要带上一台电脑,哪怕没有货源、不知道怎么做网页,都可以通过这个“超市”提供的产品、数据包直接把网店开起来。
蓝海变红海电商创业成功难复制
今天的青岩刘与全国其他13个“淘宝村”一样,面临的是一个人满为患、竞争残酷的创业环境。
“无数年轻人纷纷涌入电商领域,100个创业者里面有七八十个是去做电子商务,而几年后一半以上都是赔钱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电子商务的蓝海已经变成了红海,搭上首班车的成功经验都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成功再难复制。
据介绍,国内电子商务最初靠先发优势、人无我有而批量造富,后来逐渐演变成价格战,再演化成服务与信誉的较量。如今,人们网购的需求从集市地摊型转向了商城型。
“已经有品牌效应的实体店铺上网后逐渐超越原生网店,淘宝村那种传统的‘小而散’混批模式会不断弱化。”曹磊说。
青岩刘走出的很多成功商人早已“先知先觉”,吴宗满在赚够第一个10万元时,就拿出了8万元为自己的竹炭产品注册了“竹虎”的品牌。现在,他线下交易的份额要远高于线上交易,网络成为他的一种宣传手段。
不过,淘宝村的“操盘手”刘文高仍然认为,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在青岩刘的创业经验是年轻人的基础课。“电子商务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要靠培训也需要实际操作,100人创业有20个当了老板,80个不成功的反而是现在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