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市迎来了一系列历史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工业强市”和“信息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明确要把郑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强市,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筑牢产业支撑,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郑州市的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加明显,资源和环境约束也将长期存在,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市委市政府把郑州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强市的目标是不容回避的难题。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及应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郑州市确保完成“三年倍增五年超越”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必由之路。因为信息化应用是郑州市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通过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在各环节的应用,才能有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可产生新的创新机会,是产业和企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的重要途径。
一、全面领会两化深度融合的内涵
信息化和工业化具有本质差别又有一定联系,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两化”融合不断深入的10年,“两化”融合对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显著效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十六大报告率先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经过5年的发展和完善,十七大报告继续完善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科学发展的观念,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两化深度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是在两化融合实践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领域进行深化、提升。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产品研发设计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高端产品制造能力;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郑州市的工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正确认识郑州市两化融合的现状
1.近年来郑州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纺织服装和煤电铝等六大优势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产业基础支撑。
2.郑州市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
3.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通讯枢纽,形成了集区域性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和通讯枢纽于一身的郑州信息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社会信息化进一步深化,工业信息化成效显著,为两化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和工业化扶持政策,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5.郑州市拥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集聚,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了人才智力保障。
为加快推进郑州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活力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郑州市积极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2011年,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准郑州市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这是郑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的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工作,成立郑州市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郑州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设立了郑州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专项资金,郑州信息化与工业化已具备向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融合渗透的基础和条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不少部门、企业对两化融合的认识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由于受地域和收入水平的制约,不仅难以吸引外地人才,郑州本地人才也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两化融合人才缺乏;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协同性亟须加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和运营模式、信息资源共享与接入机制、平台个性化支持和服务能力等不足,制约了现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入应用及推广,成为推进两化融合的瓶颈;信息化与企业自主创新、生产制造、产业链协作等核心环节融合度亟须提升。
三、坚持不懈的把两化融合推向深入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五个部委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做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扶持绿色产业为重点,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把两化融合推向深入。
1.全面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汽车、装备制造、食品、煤电与铝加工、纺织服装等郑州市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在这些领域的深度应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使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
2.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新的牵引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加快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优势,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努力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持续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制造企业围绕产品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监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4.推进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用信息化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提升信息产业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和规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应用,以推动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需求为引导,依靠产需良性互动加快发展相关信息通信产业,特别是工业软件以及融合中的一些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业的支撑和服务水平。
6.充分利用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企业和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7.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加快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系;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生产体系。
8.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帮助中小企业降成增效创新发展,建设面向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网络环境下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建设。
9.加快县域经济信息化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
四、构建两化融合支撑体系
1.强化领导,建立联动机制。各区县、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部署,建立联动机制,协同一致,共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两化融合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扎实有效推进。
2.创新推进模式,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合作搭建“厅市共建试验区平台”。进一步完善两化融合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分类推进模式。对公益、民生微利性行业,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对市场化较成熟和效益好的行业,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对国有企业,政府制定考核标准,强制规定实施;对民营企业,加强引导,鼓励尽快实施。
3.加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投入。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及奖励等多种手段,重点支持两化融合重点工程项目、示范工程。各区县、各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在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安排上,支持两化融合项目。
4.强化政策创新。一方面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另一方面研究制定促进两化融合的政策措施,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用地、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信息技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知名培训认证机构合作,建立完善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和认证体系,鼓励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两化融合培训。
6. 加大两化融合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组织作用,总结和推广重点产业两化融合的成果和成功经验,开展行业、区域两化融合交流活动,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积极参与两化融合的良好氛围。
总之,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这项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加强沟通,形成合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为促进郑州市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甘勇,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委常委 、河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外包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荣获过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青年科技标兵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