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16年大数据产业峰会今天在京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论坛并致辞,张峰表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一个大规模产生分享和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张峰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壮大,为我国大数据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截至去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6.8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突破13亿,居世界第一。手机上网用户均数据流量突破360兆。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数据总量已年均50%的增速在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球的21%。
二是技术水平日益进步,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骨干互联网企业具备建设和运营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指引,掌握核心数据的大数据软硬件企业不断壮大,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突破。国际企业对国际主流开源社区贡献也越来越大。
三是产业规模日渐壮大,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超过15.5万亿元,比2010年翻了两番。软件服务产值达到4.5万亿,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大数据中心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云计算服务逐渐成熟,大数据的创新日趋活跃,已成长起一批新型的专业化大数据企业,大数据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热点。
四是应用服务,加快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加速向数据资源挖掘和应用方面转变,大型互联网企业将大数据应用于网络社交、电商、广告等搜索业务中,电信金融基于大数据推出了风险防控、信用评价等应用。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众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张峰认为,虽然我国大数据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还面临很多制约和挑战。
一是信息孤岛普遍存在,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仍不顺畅。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开放程度仍有待提高。
二是大数据技术原创能力和产业实力仍然有待加强。我国虽然在局部地区实现了单点突破,但大数据领域系统性、平台技术创新仍不多见。对开源技术和相关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度仍然还比较薄弱。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通过掌握数学、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缺乏,远不能满足相关的发展需要。
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制度还欠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各类信息保护、数据资产保护等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总体来看,我们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据强国的道路上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张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积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数据强国建设打造强有力的产业支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一是制定实施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大数据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推快规划的力度和实施,统筹部署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发展。
二是支持大数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大数据基础软硬件、存储管理和计算平台,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和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是大力推进工业大数据发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定战略部署,推进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应用,推进大数据与工业云、CDS等协同发展,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融合型工业大数据应用综合体。支撑智能制造和工业升级。
四是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按照管理,不断完善有关安全制度。督促企业落实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五是支持地方发展大数据产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建设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和大数据产业集聚区。鼓励地方结合自身优势推进大数据产业。
六是加快大数据标准制定和验证推广,加快制定大数据技术、产品、服务、安全等关键标准,完善大数据交流体系,积极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大数据标准制定的国际话语权。
七是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合作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大数据开放共享、产业发展、数据政策、政策法规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结合一带一路等战略,支持国内快企业开拓市场。
八是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积极推动建立多层次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和专业,支持企业与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大数据人才。
张峰最后提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建设数据强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谋发展,希望各地把握大数据发展机遇,制定落实国家战略的配套政策措施,统筹部署整合资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希望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但同时也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保障数据安全。希望科研领域加强前沿技术的研究,突破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我国大数据关键技术创新组成。希望社会各领域提高对大数据的认识,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