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获得10万元的项目事前资助、免除企业的项目经费、优先申报国家及省相关人才计划……为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骨干,打造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2月22日,市科技局启动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工作。 据悉,郑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的申报人需取得全日制博士学位,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男性不超过40周岁、女性不超过45周岁。申报项目要...
2月18日,中原区出台针对租赁商务楼宇或产业园区的租赁优惠政策,通过给予相应补贴的形式,吸引商家在中原区创业就业。 本次租赁优惠活动主要针对中原区辖区的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特色楼宇,提供了三项优惠政策,限定优惠时间为2月18日至3月3日期间租赁业主。 政策规定,租赁中原区辖区内商务楼宇或产业园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补贴1万元、2万元、3万元;针对入驻特色...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第一天,省委书记楼阳生到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融合发展、人才引育等工作。 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两年多来,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在中原量子谷,楼阳生察看激光制造研究所、量子云算力中心,指出要以关键核心技术连接上下游、左右端,形成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楼阳生了解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强调要以非线性...
编者按 让人才安心成长,人才也反哺城市发展。《经济日报》2月14日头版头题以《构建促进发展的人才高地——河南中原科技城采访记》为题,从中原科技城看郑州,报道郑州市近年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为高效引进顶尖人才和核心团队来郑创新创业,做好服务保障,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生动实践。本报今日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原科技城,与奋战在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畅...
2月3日,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何雄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郑州创新动能积厚成势。 中原科技城“三合一”加速融合。助力省科学院组建15家研究院所,研发实体总数居全国省级科学院首位;揭牌打造全国首个量子谷,长江量子、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等项目落地;签约上海交大等6所一流大学研究院,华兰生物研究院建成投用,鲲鹏软件小镇一期基本建成,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
1月30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近日公布,我市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考核成绩优秀,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知识产权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发明创造。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批国家...
昨日,河南数字小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及河南省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华为(郑东新区)开发者创新中心授牌仪式在郑州鲲鹏软件小镇举行,创新中心将立足中原科技城、深耕郑州,面向全省深入推进高校、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通过多链协同、相互促进,致力于构建数字人才生态全国标杆,为郑州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开发者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的源头活水。据了解,华为(郑东新区)开发者创新中心成...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郑州重任在肩。《河南日报》昨日以《换道领跑 郑州提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整版报道郑州新增项目建设呈现出“新、大、高”特点,加快打造算力之城、人工智能之城、量子之城、氢能源之城,催生更多新的增长点、支撑点,高扬龙...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郑州经开区摘得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金字奖牌,成为郑州市唯一入选单位。 什么是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业园区是指工业企业绿色制造、园区智慧管理、环境宜业宜居的集聚区,是绿色发展理念在产业领域的直接展现。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意味着郑州经开区已逐步建立与产业链和主导产业相适应的绿色园区标准体系,在能效提升、污染减排、能源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均已达到相...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公布同意建设“河南省(郑州经开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11个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名单。郑州经开区入选,这标志着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通成果供需“最后一公里”,经开区为打造全国科技创新应用引领区迈出坚实一步。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试验田,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近年来,经开区坚持以科技...
2023年3月,郑州市信息化促进会面向会员企业组织开展了评优评先活动(本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2024年1月26日上午,郑州市数字化各类奖项集中颁奖仪式在郑州市信息化促进会召开。 会上,为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郑州市数字化十佳领军企业、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郑州市数字化十佳创新企业、UU跑腿平台等郑州市数字化十佳公共服务平台、5G赋能美...
时值隆冬,管城区金岱智慧产业园塔吊林立,工程机械来回穿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赋能新型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该园区招引企业70余家,所有的企业都在进场装修中,首批企业已经成功入驻,初步实现了开工即招商、开园即满园的阶段性目标。这,仅仅是管城区高质量推进新型产业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管城区始终把新型产业园建设作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和主平台,大力实施书记、区长“一把手工程”和“专班推进”机制,坚持周例会、月...
1月23日下午,“发现郑青春”郑州市首届网络短视频创作大赛颁奖典礼在郑州博物馆新馆举行。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挺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明,奥运冠军、乒乓球女子单打大满贯得主邓亚萍等分别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共同启动第二届“发现郑青春”郑州市网络短视频创作大赛暨“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文化活动。 据悉,从2023年7月开始,“发现郑青春”这个话题火爆出圈,大家以短视频的方式,了解和发现青春的郑州...
岁序更新,再启新程。 伴随着2024年的到来,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的年度首场活动即将启幕。 1月25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融对接活动将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本次活动将邀请信息技术、资本市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投资机构、企业代表等汇聚郑州,把脉新形势、新格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年度首秀即将启幕 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融对接 新一代信息技术...
1月19日,工信部对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组建方案公示,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委员名单出炉。 名单显示,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委员由60人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任主任委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文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北京大学教授陈钟担任副主任委员。来自华为、中兴、腾讯、阿里、百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大学等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
1月20日,由省会展业商会主办的“2024年河南省会展行业发展交流大会”在郑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河南会展业呈现全面复苏的良好发展态势,各地加大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展会规模形式逐渐壮大,大会展格局初步形成,各类展会也在为推动会展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为企业深化合作搭建了公共平台。 据统计,2023年展会活动恢复正常后,全省举办展览360余场,展览面积近40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招商引资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昨日,记者从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23年,市工信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围绕重点产业链精准发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助推产业成势。据统计,2023年,我市共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8个,总签约额达2918.1亿元,成功引进落地中电装、紫光、协鑫、东方电气、盒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 ...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工信部日前公布了202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共计68家企业入选,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森鹏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共4家豫企上榜。 入选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我省创新驱动发展中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如心连心公司是中国尿素规模和盈利能力龙头企业、国家环保绩效评价A类企业,尿素、车用尿素、腐植酸肥料、高压...
1月17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2024年度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在省科技馆新馆举行。河南中医药大学王祥麒教授等10人获支持建设“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是我省科普工作领域的最高荣誉性称号。省科协自2022年起设立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项目,每年遴选工作成效显著的首席科普专家及其团队进行支持。迄今,已连续支持建设了30个“首席科普专家工作室”,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内容...
1月16日,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我省近日增补101家企业为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因完成上市和企业经营策略调整调减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家,目前我省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达986家。 上市后备企业是上市企业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拥有多层次、高质量的上市后备军团,企业上市才会持续“加速跑”。近日,根据《河南省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服务办法》,经各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