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农民一点通”信息终端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病虫害预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查询、村务公开、便民生活等服务;农民在村卫生室看病就医的同时就能享受医疗费用的实时结算服务,不用先垫资事后再去报销;智慧村庄试点工作启动,借助信息化手段支撑村庄公共服务和村庄治理迈上新台阶。
《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将智慧村庄列入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打造的五大地标之一,以信息基础设施高速泛在、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村庄治理信息化为重点,在20个村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建设。实施宽带进村,实现农村家庭宽带网络接入全覆盖;优化完善3G网络,基本实现4G网络覆盖。围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鼓励和支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文化、教育、旅游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推送;支持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工作开展。围绕村庄治理需求,加快推进村委会电子台账建设,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深化行政村网页建设,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应用,提升村庄治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近日,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健赴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携程网调研智慧村庄、乡村旅游及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信公司介绍了“菜管家”电子商务平台、农业物联网等方面情况;携程网公司介绍了乡村旅游方面工作设想。刘健副主任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希望两家企业积极参与智慧村庄建设,共同促进上海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充分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积极发挥信息化对“三农”工作的支撑作用,让农民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加强统筹规划,把信息化服务“三农”工作纳入本市信息化建设全局。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坚持把信息化服务“三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信息化建设全局加以统筹规划。《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加强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工程’,统筹建设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拓展涉农信息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推进镇务、村务信息公开。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设农产品全程可追溯、农业生产管理等系统,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农业管理服务水平。”“智慧村庄”作为农村地区重点打造的智慧地标,列入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
围绕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的综合水平。一是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推动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与其他城建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统一运行。协调推动电信、移动、联通、东方有线等通信运营商加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宽带网络建设方面,截至2014年11月,郊区光纤宽带网络覆盖用户累计达到28万户,提升了郊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在移动网络建设方面,2G、3G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4G网络2014年年底前将实现郊区城镇化地区的覆盖。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方面,逐步实施覆盖本市郊区县的NGB网络建设和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项目。目前已完成郊区NGB网络建设覆盖用户355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覆盖用户344万户。二是开展面向农民的信息化普及培训。农民在信息化意识、素养和应用技能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他们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的主要障碍。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在全市9个郊区县启动实施为期3年的“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完成7.6万人(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以“两会两能”(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以及71.2万人的以“观看一部宣传短片、参加一次体验活动、阅读一本普及读本”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普及工作。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生产方面,推进长江农场稻米生产精准控制,以及生猪、奶牛等畜牧养殖业电子标签信息化管理建设,已建设10多万亩粮食作物“产加销”安全监管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全市近20万头能繁母猪植入智能电子标识。在农产品市场流通方面,以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为契机搭建农产品跨国采购信息平台,推进建设农产品电子批发交易系统、网上电子商务等平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网上交易。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方面,建设畜牧安全生产监控平台、蔬菜安全生产监控平台、市境道口动物防疫监控系统等信息系统,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状况监管。在为农信息服务方面,开展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千村通”工程建设,建立覆盖市、区(县)、镇(乡)、村四级组织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点在涉农行政村的全覆盖,通过“农民一点通”信息终端为农村居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病虫害预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信息查询、村务公开、便民生活等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围绕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农村社会事业信息化。在文化领域,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要求,结合上海农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设东方农村信息苑,为农民提供公共上网和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在教育领域,以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方式,对400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信息化改造,进一步提升郊区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网上沟通渠道的“家校互动”系统,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和部分幼儿园。在卫生领域,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健康信息网工程建设,实现了就医信息共享和医疗费用的实时结算,促进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方便农民看病就医。在旅游领域,依托市场主体,推进美丽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各区县的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旅游场所,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围绕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一方面,着眼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采取以“地网”为主(依托电信、有线网络、政务外网等资源,采用IPTV、数字电视与互联网同步收看的形式,实现农村广覆盖)、“天网”为辅(卫星传输的接收方式,主要用于中央节目落地)的模式,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每个行政村建立基层播放点,并提供丰富的教育学习课件。另一方面,着眼于村务公开,开展涉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平台建设,实现集体“三资”管理及运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实时监管,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建设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平台,明晰承包权利,规范流转程序,提高流转效率。
围绕区域示范,启动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工作。为落实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要求,启动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工作,作为信息化支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加以落实。通过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建设,打造农村地区的智慧地标和美丽乡村的亮点,引领和带动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新一轮发展,提升农民对智慧城市的体验度和感受度。智慧村庄建设主要围绕信息基础设施高速泛在、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村庄治理现代化三个方面来开展,计划到2016年在20个村开展智慧村庄试点示范建设。目前已确定崇明县绿华镇绿港村、崇明县竖新镇仙桥村、金山区金山卫镇八字村、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宝山区顾村镇星星村等5个村庄为本市智慧村庄首批试点单位。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