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建设网络强国的提法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技术实力和网络安全管理,更成为许多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网络逐渐成为各国变相军备竞赛的场域,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促使有关管理部门对技术更加敏感。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政治的发展,网络已经不仅是一个信息交换、言论表达的场所,而且还可能成为反政府、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各种消极势力整合动员与组织的空间。本来是孤立的、个人的对于社会秩序的不满,通过网络的发酵很容易成为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从而引起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而本是少数的、极端的主张,则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化零为整,最终演化为对于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的恐怖袭击。
这些,都足以让我们对网络安全保持足够的关注和警惕,并且推进相应的技术和管理的支持与创新。但是,如果仅仅将网络强国理解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这样的硬实力,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它很有可能将网络强国简单理解为加强网络中的统治,而忽视了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服务功能与权利本位。这种忽视很有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网络与生俱来的自由与活力。
因此,对于网络强国的理解,不仅要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而且还要结合推进治理转型、推动服务型政府建构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意味着政府要更好更便捷地对网络进行管理,而且也同样意味着,普通民众能够通过网络更容易地获得政府的服务。
一方面,建设网络强国,应着眼于推动各级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建立一站式、集成式的服务体系,从而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政府的服务更细致。另一方面,它还应着眼于让政府利用网络来优化社会治理的结构,从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由金字塔体系向扁平化体系的转变,不仅提高治理绩效,节约社会资源,而且在这种治理结构的转变之中,推动社会民主、协商治理水平有序地稳步提高。
更重要的是,网络强国绝不仅仅意味着在强化技术与安全管理手段基础上的以力服人,它还应包括在网络空间之内,通过引导、培育理性的对话空间,来实现以理服人。坦率而言,中国的网络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网络硬实力上,中国已有相当水平。真正让中国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经常处于危机之中的,是中国在网络话语、网络传播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要解决这个问题,技术是重要的,管理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真正拥有网络的话语权,让自己的话能够说得理直气壮,说得让人能够听得进去。
建设网络强国不仅意味着要赋予管理者更多的力量来塑造一个网络中的强政府,而且也意味着要让我们的管理体制本身变得更开放、更多元和更包容。和现实中我们呼唤的国富民强一样,网络强国其实也有一个双赢的期待,它意味着政府与网民可以在相互体谅、相互信赖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网络安全与自由的共同增长。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