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2011年上半年表现乏力。一方面,随着房产、汽车政策调整,与之相关的消费品行业从火爆销售逐渐回归常态;另一方面,持续高涨的CPI削弱了居民的消费意愿。
如何提振居民消费、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亟须解决的问题。展望下半年,随着政策退出效应的减弱及物价调控效果的显现,消费能否重新回暖?怎样才能让消费这驾马车重新动力十足?
指标数据回落 消费乏力之忧渐显
“现在物价太高,不敢随便花钱。”在北京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的朱朋说。持续的物价上涨让他感受到巨大压力。朱朋的想法代表了很多消费者当下的心境。
中国银联联合新华社最新发布的“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显示,2011年6月,该指数为86.06,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0.24个和0.05个百分点。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价格继续上涨是6月消费信心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物价明显上涨通常都会带来消费萎缩。”交通银行经济学家连平如是说,“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还维持在17%左右,但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速已经低于去年。”
13日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已显露疲态。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低于2010年的18.4%。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增速回落反映出中国经济内在的需求增长存在很强的调整压力。“实际消费需求的下降已经超出预期。”
“从拉动GDP的三大要素来看,2011年的投资拉动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出口逐渐常态化,唯一有一定隐忧的就是消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晋斌说。
王晋斌的担心并非多余。随着“限购令”等政策的出台,房产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许多城市商品房销售量增速进一步减缓,销售量出现下滑。“由于房地产是一个带动性作用非常强的行业,楼市低迷已经影响到装饰、家具、家用电器等一系列相关消费品行业。”中信证券经济学家诸建芳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家具类零售额增长30.0%,回落8.5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1.5%,回落7.3个百分点。
与楼市低迷相似的是,汽车销售也失去了往日的火爆。2011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售由高速转为平缓,汽车产销增速逐月下降,行业经济效益增速也呈下滑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调低对于2011年全年产销量的预测。虽然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国内车市增势趋缓,是连续两年井喷行情之后的正常调整,但增速回落已是不争事实。统计显示,上半年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5.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1个百分点。
支撑增长基本面未变 提振消费无需悲观
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推行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汽车、家电等消费刺激政策曾在短期内迅速拉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2011年,随着刺激计划的相继到期,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居民消费在短时间内的回落几乎不可避免。
提振消费困难重重。但不必过分悲观。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曾表示,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回调,但是回调幅度不大,基本上是在17%上下波动。并且,支撑消费增长的基本力量,如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长等并没有发生变化。
一组数字为盛来运的分析提供了佐证。“从最近的预期来看,消费者的意愿出现低位反弹,今年一季度,85.5%的居民倾向于储蓄,二季度这一比例下降到83%。二季度17%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而一季度只有14.2%。”王晋斌说。
与此同时,尽管6月“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继续走低,跌幅却在收窄,呈现出企稳迹象。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平抑物价政策的持续推出,对于稳定消费信心已经发挥积极作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消费增速回落带来的不一定都是坏事。连平认为,使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如果消费增速短期下降可以挤压市场泡沫,使过热的市场回归理性,从而带来长期稳定的消费增长,这个代价值得付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期政策逐渐到期的同时,消费也已被决策层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国内贸易发展规划》正在酝酿当中,预计将对消费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包括个税改革在内的减税计划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有可能会在下半年得到体现;此外,收入倍增计划也有助于提升消费预期。同时,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社会保障以及消费环境的继续改善,都将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实力。
尽管如此,诸建芳认为,上述利好因素可能仍难以抵消不利因素对消费的抑制,预计今年全年消费增幅会低于去年。因此,拉动消费还需多管齐下。
稳物价、增收入、优化环境 刺激消费还需再加鞭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个新课题,只是今年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样。在后危机时代,如何让消费这驾马车重新动力十足,考验着宏观调控的智慧。
“下半年稳定住物价,尤其是稳定住食品价格,对消费重新回升至关重要。”连平说。目前,稳定物价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了抑制食品价格上涨,有的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压缩中间环节,让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走向市场终端;有的地方政府加强对流通行业的治理整顿……连平认为仅靠这些还不够,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调控物价。
居民收入历来是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相关的因素之一。在稳物价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同样重要。“如果说控制通胀过程中有一个唯一可以接受的‘上涨’,那应该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从中长期看,如果刻意压制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就不会持续提高。”连平说。对此,王小广表示,相比于富裕阶层,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更强。增加同样的收入,低收入群体会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消费。所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将对刺激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长远看,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健全医疗及养老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消费。而目前最迫切的是优化消费环境,降低消费门槛,降低税负。“通常,市场机制会自动发现新消费增长热点,不需要过度引导。但只有在优良的消费环境下,这些新增长点才会转化成真实的消费。”
诸建芳说,消费升级将带来持续的消费增长,除普通商品外,中国居民对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提高,这种需求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也将能有效促进消费增长。
(责任编辑:红枫)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