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次提出了年产50万辆“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按照之前的规划,这个目标本该在去年完成。
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 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50万辆的目标,早在2009年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被提出,原计划到2011年实现,如今这个目标向后延迟了四年。
但四年之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也存在很大疑问。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向《财经》记者透露,“50万辆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只是‘争取’,可能不会像大家预测的那么准确。”
两年前,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过一份《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前稿,在业界人士看来,本次正式公布的《规划》有四个影响最为明显:
首先,《规划》大幅提高了电动车技术标准,旨在改变此前电动车项目遍地开花无一结果的局面,终止“大跃进”;
其次,《规划》把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定义为“新能源车”,把非插电的混合动力车定义为“节能车”,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分法,体现了政府产业超越与环保“两手抓”的决策思路;
第三,《规划》再次强调电动车是中国新能源车发展方向――这令在电动车领域投入较大的中国公司非常兴奋。考虑到电动车远远未被市场接受的现实,这部分厂商的销售目标很可能会主动转向公交市场,以争取政府订单为主;
最后,《规划》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节能指标,这将在事实上促使混合动力车发展。该领域外资公司优势明显,但由于政策、市场的双重不确定性,这些公司可能继续选择观望或小规模试探。
终结大跃进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长城汽车公司以皮卡起家,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国产廉价SUV生厂商。五年间,它研发成功了七款新能源车,却没有一款上市销售。
长城汽车副总经理商玉贵告诉《财经》记者,公司对新能源车的投入从2008年就开始了,目前已投入十几亿元,这七款新能源车中有两款为混合动力车,其余为纯电动车,其中只有一款纯电动车在2011年入选了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不是我们上不了目录,而是我们根本没去申请。”商玉贵说,长城一直没想过要将新能源车推出上市,因为市场一直不成熟。“但如果哪个企业没有新能源的打算,就会被认为没有时代脉搏。”
“时代脉搏”形成于三年前。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发展电动车的决心之大,不仅改变了中国车企的发展方向,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电动车热潮。
这份汽车产业规划提出,到2011年,中国以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将达到50万辆,占到乘用车销量的5%。2010年的新能源汽车规划征求意见稿则明确,政府对纯电动车的补贴额度提升到1000亿元。
从2010年开始,几乎所有跨国公司都开始在中国力推电动车,奔驰和奥迪把一年一度的“科技日”移师中国,并以电动车为主打。连一向以传统内燃机节能减排为首选的大众公司董事会主席文登恩也高调表态:“大众车型的心脏也将借助电力而跳动。”
汽车专栏作家李安定评价说,这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中国第一次‘引领’了全球汽车业的一个技术热潮”。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