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步建成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2020年,建成安全、稳定、融合的满足超大容量数据传输的信息基础设施
2030年,成为智慧应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智慧大都市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便可查询到农产品产地、品种、屠宰等详细信息;公交站的电子站牌实时显示每一线路上最近的两辆公交车距离当前公交站的站点数;市民可以在小区的智慧菜篮子提货箱提货……这些均是“智慧城市”的题中之意,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还有些遥远。
日前,攀枝花正式出台《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攀枝花智慧城市建设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普通市民过上方便快捷的生活值得期待。
根据《规划》,到2015年,攀枝花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初步建成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到2020年,建成安全、稳定、融合的满足超大容量数据传输的信息基础设施;到2030年,将攀枝花建设成为智慧应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智慧大都市。
13项工程打造“智慧城市”
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攀枝花城镇化率高达61%,预计“十二五”末将达到68%,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不仅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信息化水平在省内也仅次于成都,居第二位。
“在攀枝花发展智慧城市,既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罗庆宽告诉记者。
总体信息化水平居全省第二的攀枝花,在“智慧城市”的建设道路上也吸引来了众多目光。3月22日,攀枝花市政府与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智慧攀枝花”。“十二五”期间,双方将共同推进攀枝花政府城市管理、防灾减灾、物流行业、社会保障、农业5大领域8大重点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计划未来5年在攀枝花投资6亿元,重点推进基础网络建设,对市区、重要旅游景点、交通干线网络全面升级,实现无线高速数据网全覆盖。
根据《规划》,攀枝花“智慧城市”系统包括智慧文教、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管理等13项智慧工程,着力推动攀枝花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智慧工程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罗庆宽表示,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能否让老百姓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感受到城市更有智慧”。“智慧城市”将使得城市管理更智能,利用智能传感网实现公共设施在线监测,公共设施从位置到数量、从尺寸到形状,都将获得自己的“身份证”,如果井盖丢失了、护栏损坏了、路灯不亮了、垃圾乱堆乱放了等等,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置。
信息产业亟待发展
“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现在搞信息化建设是否为时尚早?”很多人对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这样的疑问。
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智能传感、通信、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结合,将可以实现对一切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建设“智慧城市”从技术上成为可能。
但智慧城市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建立在海量的、精确的、动态的信息数据基础上。罗庆宽坦言,目前攀枝花在软件开发与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等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短期内,本地信息产业对智慧城市建设难以形成有力支持,同时较弱的信息产业也制约了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本地人才流失严重,大中专学生毕业后的返乡率也较低。
根据《规划》,攀枝花将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本地培养和外部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大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紧缺技术和智慧城市各应用领域工程项目的管理培训。
组建智慧城市建设公司,作为智慧城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力量,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攀枝花的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和信息产业,带动民间资本等发展信息产业,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