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合肥如果建设为智慧型城市会是什么样?在专家的眼中是这样的画面:城市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公共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会更科学,居民们在生活出行的很多方面,都会体味到科技、环保和便利。昨日,记者从刚结束的2013安徽省智能建筑暨楼宇自控系统研讨会上获悉,合肥正尝试引用国际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上不断创新,为最终成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打牢基础。
展望
智慧城市离合肥还有多远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有人预言,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
今年初,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在90个试点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其中,安徽省芜湖市、铜陵市、蚌埠市、淮南市榜上有名,武汉、长沙、南京等省会城市均为首批试点,那么智慧城市离合肥还有多远?
路上行车红绿灯将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居民出门在外可遥控签收快递、在电子公交站台随时查询路线……建设领域的众多专家展望了合肥开发智慧城市的远景,由于国家将在3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因此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教育等,每一块都可以说是金矿,合肥作为崛起的中部省会城市,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机遇
外来“和尚”看好合肥
目前,合肥尚在走向智慧城市的道路上努力追寻着。在2013年安徽省智能建筑及楼宇自控系统研讨会上,国际上一些新的智能应用技术已经瞄向合肥,引起了本地业界很大的关注。
曾参与过世博会建设的台湾PORIS公司负责人陈建成认为,目前合肥的停车场都是人工刷卡收费,而发达国家流行的是智能停车收费。只需通过高科技的一卡通,就能解决停车乱找位子及拿车需要排队难题,同时结合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停车、拿车时灯光自动指路给车主带来很大的方便,
“智能建筑是建设智能城市的一个重要基础,借鉴先进技术,合肥有望不断填补现有的空白。”安徽省智专委秘书长王小向表示,比如合肥有三甲医院正在全市试点一种新的空调系统,这种空调可以通过远程的监控,将整个大楼的每个房间自动调节到舒适的温度。
突破
在“自选动作”上更多创新
根据试行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指标分为三级,主要的一级指标包括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四大项。来自国家住建部的一位专家表示,国家提供的指标体系不是“一刀切”,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在自选动作上,合肥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做出更多的创新。
其实,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合肥”,已经写入了合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在不断通过实践给市民带来了好处。比如今年,合肥试点了智慧养老平台,能为老人及时提供紧急救助、健康信息采集、家政服务等丰富内容。
手段
后续管理要赶上一线城市
据了解,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即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数量大约为50个,随着“智慧城市”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本,合肥能成为这样的全国典型么?
“作为近邻,南京能做到,合肥完全有能力做到。”在安徽省社科院的教授王开玉看来,以合肥的发展速度和合肥的科技基础,身为科教城市的多年积累,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和科学岛等科研力量的支持,合肥具备建设智慧城市所需要的技术条件。
PORIS公司陈建成表示,“打造智慧城市是世界大都市的潮流,我们把合肥作为新技术推广的首站,就是看好合肥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上的发展前景,尤其在智能建筑上还有很多潜力可挖。”
王小向则指出,从技术上来讲,合肥作为创新型城市有优势,关键是在后期的管理上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差距还比较大,需要人力和资金的保障,这方面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