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园区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
忆往昔,发展高科技峥嵘岁月稠。
看今朝,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建设步履正铿锵。
走过砥砺奋进的“十二五”,郑州高新区喜讯不断,成果丰硕;迈进大有可为的“十三五”,郑州高新区将开拓创新,锐意改革,谱写新的壮美乐章。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郑州高新区将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国际商都建设创新驱动战略的主引擎为使命担当,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驱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锐意改革,厚植优势,加快建设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高新技术和产业支撑。
回眸“十二五”:
跨越发展铸辉煌
“十二五”以来,郑州高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和郑州都市区创新驱动战略主引擎的总目标,突出科技创新,紧扣“三大主体”工作,强力推进千亿科技城建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实现GDP910亿元,是“十一五”的2.5倍;实现财政总收入303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亿元,是“十一五”的3.6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77亿元,是“十一五”的3.4倍。
聚集创新资源,打造高新名片。“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创新资源不断聚集。中铁隧道、郑州机械所、中棉所、三磨所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部属研究院、30个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和495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以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等重点知名高校汇集于此。全区拥有各类科技人才5万余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6500余人,其中市级以上创新型科技团队109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杰出人才86人。全区80%的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密集的创新资源,成为高新区发展的闪光名片。
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区出台了《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链条孵化模式,建成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4个国家级综合孵化器,引进和建设众创空间20余家,引进了一批风险投资、担保投资、科技金融、证券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区内科技型企业超2000家,经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55%。汉威、新开普、思维自动化、光力科技等一批掌握行业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已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全区集聚了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和85%以上的动漫企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尤其是电子商务产业和动漫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北斗云谷”国家级品牌呼之欲出。上市公司数量攀升至12家,占全省的1/10;新三板挂牌企业50家,占全省1/3以上,在全国高新区位列第四,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
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10年到2015年,高新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实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成效显著。确立了集聚发展战略性产业——北斗导航与遥感产业、支柱性产业——云计算及信息应用服务产业、驱动型产业——科技服务产业的“三驾马车”产业发展格局,已集聚超亿元企业105家。总投资40亿元的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项目产值已突破100亿;总投资72亿元的中国联通集团中原数据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30亿元的电子电器产业园已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350亿元的郑州IT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的郑州高新数码港、总投资50亿元的郑州保利国际文化广场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华强电子高端服务业基地、总投资20亿元的微软教育云计算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工正加快建设。
加快全域城市化,完善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高新区按照全域城市化的目标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部村庄改造涉及的30个安置房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安置房开工面积约900万平方米;付庄、郭庄、布袋李等9个安置项目已部分或整体完成回迁,实现回迁6137户、25000人。新建科学大道西延、莲花街西延等道路120项,新增桥梁5座,总长80公里,规划区域内主干路网全部贯通,西四环以西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完成西四环(化工路—北四环)、北四环(高新区段)、化工路(西三环—西四环)、科学大道西延、铁魏路(西四环—白松路)等5条路段32.46公里生态廊道绿化,新建绿谷公园等34个游园项目,新增公共绿化面积51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完成梧桐水厂扩容,新建供水管网80公里;新建供热管网20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
发展社会事业,造福辖区群众。“十二五”期间,高新区共投资10亿元用于教育,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24个,新引进华中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十一中学、外国语中学、省实验中学、郑州八中等项目;建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第二人民医院高新区分院并开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二期)、河南省中医院高新区分院项目正加快推进;出台“三基金三免费”惠民扶持政策,免费对村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村民就业,促进村民向市民的内涵式转变。
盘点2015:
亮点纷呈更精彩
2015年,郑州高新区按照“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的工作要求,着力“破瓶颈、夯基础、铸优势、求提升”,强力推进“五大攻坚”,各项事业亮点纷呈。全年完成GDP220亿元,增长10%;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9亿元,增长1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73亿元美元,增长20%。
全域城市化目标基本实现。大棚户区改造实现重大突破。2015年,高新区全力加快推进剩余村庄拆迁和已拆迁村庄的安置房建设。全年完成陈庄、榆林、任砦、南流、岳岗、张五砦、西连河等7个行政村和小双桥、于庄自然村共约680万平方米的拆迁,村庄拆迁工作全部完成。新开工瓦屋李、贾庄等11个安置房项目;交付使用祥营(一期)等9个安置房项目;洼刘、瓦屋李两个村的股份制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全年新开工道路23条,完工14条,新建里程26.8公里。基本建成天健湖公园,锦和公园、铁路沿线绿化、S314沿线绿化和南水北调带状公园正加快建设。新增供暖入网面积400万平方米,新建供热管网70公里、供水管网55公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对科学大道、瑞达路、枫杨街等相关道路进行重点整治提升;组织成立了保通中队,提升信号灯配时、交通标线设置管理水平。组织开展了城市精细化百日行动,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和“四乱”问题大幅下降。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成效。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发展规划纲要》已通过由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等单位专家评审组的专家论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年新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约262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联东U谷产业综合体、总投资30亿元的亿达软件园、总投资30亿元的远大国际投资集团三甲医院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8亿元,占全年任务120%,比全市高7个百分点。
上市工作成绩斐然。新增光力科技、思维自动化等2家公司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50家,约占全省的1/3,全国高新区排名第4,为全国新三板试点园区扩容后的第1名。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在全国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升至第16位,较上年度前移2名,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升至第10位;获科技部批准入选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区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申建已获科技部审核通过,正上报国务院待批;与郑州大学联合共建的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挂牌,入驻各院系研究所16家;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共建的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正式签约;建成投入使用2个、新谋划2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引进众创空间20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和UFO众创空间的建设和运作模式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年申请专利5600件,同比增长51.4%。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局良好。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对管委会部分机构进行了撤并和调整。加快简政放权,推进“五单一网”改革和“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审定确认了709项拟列入区级“行政权责清单”事项、140项拟列入区级“行政审批清单”事项;着力深化对公共事业单位市场运营改革。完成了对供水公司和热力公司改制,探索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事业领域建设、运营和管理;设立了郑州高新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和郑州高新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增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能力。
民生实事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全区81个工地采取了围挡、覆盖、洒水、绿化、硬化等措施,严格按照6个100%标准要求进行了整治;推进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4个居住区级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加快学校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开工续建11所中小学幼儿园,区外国语小学和五龙口小学已投入使用;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二期)项目进展顺利,新引进河南省中医院高新分院项目已完成立项和选址。
展望2016:
“双创”攻坚再提升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统揽,深入推进实施“1123”的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创新和攻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此,高新区把2016年定为“科技城双创攻坚年”,全力加快北斗云谷·千亿科技城建设,为实现建成六星级产业集聚区,跻身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经济指标
2016年,高新区计划实现GDP增长10%;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出口创汇任务和节能减排目标。
强化三大优势
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优势。借鉴先进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和经验,编制高质量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出台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领先和“先行先试”的措施和政策。
强化“双创”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双创”载体的建设和引进力度。
强化上市企业集聚和金融服务优势。强化上市(挂牌)推进机制建设,确保后备企业数维持在50家以上。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实现五大提升
主导产业规模大提升。围绕“三驾马车”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引外与培内并举,全力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全年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为打造千亿科技城提供产业支撑。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大提升。以“畅通高新”和“绿色高新”为目标,全年计划实施道路、桥梁、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3项,年度完成投资约44亿元。
安置房和重点片区建设速度大提升。全面加快大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安置、回迁和村庄改造特别是西流湖片区、科学大道沿线、岗崔湖心岛片区、连霍以北片区的开发建设。所有已拆迁村庄安置房6月底前全部开工,全年村庄改造投资不少于100亿元,新开工安置房900万平方米,100万平方米年底前实现主体封顶。确保布袋里、丁楼、北里、堂李、郭村、郭庄、牛砦、五龙口(一期)8个项目约19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交付,累计完成回迁村庄数达到17个,实现80%群众回迁。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提升。围绕营造畅通、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的目标,全力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力度,通过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使全区城市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
居民生活幸福感大提升。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和行政服务、公共事业服务、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