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笑,旧人哭。说的是后宫三千佳丽邀宠争艳,说的也是高科技行业你死我活的竞争和迭代。
就像诺基亚和小米。诺基亚依靠手机业务登上顶峰始于1996年,可是到了2011年,就被后起之秀苹果和三星双双超过,落汤的凤凰似乎不如鸡,被裁员的前诺基亚员工去手机行业的新贵小米公司求职,还被其员工奚落嘲讽。
诺基亚的今年,会是新贵小米的明天吗?
企业经营者试图从书中寻找答案。比如多次登上管理学畅销书宝座的《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来自斯坦福大学,他们用了6年时间,研究了18家卓越非凡、长盛不衰的大公司,包括通用电气、沃尔玛、惠普、迪斯尼等,力图找到这些公司长盛不衰的秘密。这本书出版于1994年,之后被一代代企业家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从中寻找到了答案。
20年过去了,回头再看这份研究名单,让人唏嘘。18家被列为榜样的公司中,摩托罗拉曾经制造出了第一款现代手机,但就在该书出版两年后,1996年,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被诺基亚超过,而且直到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在2014年卖给联想公司,摩托罗拉再也没重回冠军宝座。当然,如你所知,诺基亚也仅仅在手机销量冠军的宝座上坐了15年,如今已被微软并购。
翻一下全球的企业史,就是一个个传统势力被新贵们超越的历史。这种超越速度在互联网行业更甚,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在中国,后起者QQ打败了MSN,京东打败了亚马逊中国,淘宝打败了易趣。在全球,雅虎曾经是硅谷的传奇,但是在2000年前后,雅虎扶持并投资了一家名叫谷歌的小公司,不过,最终谷歌却成为雅虎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连谷歌也被认为是旧势力(不过这一点并未达成共识)的代表,在美国,最出风头的互联网公司变成了FACEBOOK。而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略管理博士Eric Jackson预言说,或许FACEBOOK和谷歌也会在未来5至8年内彻底消失
基于新技术、新创意、新商业模式的先进性,一些后起公司似乎总是能打败大公司,如苹果打败诺基亚。尽管诺基亚更早发明了触控技术,更早开始研究智能手机,但是相比于后起之秀的轻装上阵,大公司的规模、市场、人才优势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而意味着巨大风险的自我革命,也总是在跌了大跟头之后才会成为优先选择。
在整个高科技行业,而随着新技术、新创意、新商业模式的更新迭代变得日益加快,而支撑这种创新的大环境———人才、资本和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这成为了最适合创业的时代。同时,对各种创业的抄袭也变得更加简单,创业公司之间,以及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但是,大趋势并未改变,就是新贵们挑战传统势力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该如何看待这些大公司的衰败?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溯源一下,公司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各个版本的答案:比如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追求企业财产最大化为目的、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的、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我比较赞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看法,他在《管理的实践》说:“如果我们想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目的,而企业的目的必须超越企业本身。事实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企业的目的也必须在社会之中。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
既然所有的公司都为创造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存在,而如果顾客的需求被后起的公司们更好的满足,我们又何必在乎到底诺基亚代替了小米,还是小米代替了诺基亚呢?或许担忧这个问题的只有雷军。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还在梦想创建一个百年老字号。比如马云曾说,希望阿里巴巴集团能活102年。
但是在美国的互联网界,几乎很少有企业家或者创业者,对外宣称要打造一个百年老店,不管是谷歌、FACEBOOK、还是雅虎、亚马逊。《创业家》的主编牛文文曾经在硅谷呆了10天,他在硅谷强烈到感受到一种改变世界的冲动,“那儿就没有什么悲摧的事儿,一悲摧了赶紧收摊干新的事儿去了,也没有太多悲摧的人。”因为没有悲催的事儿,因为不担心失败,牛文文“觉得这个世界,只有美国人民不怕变革,而且主动说我要改变世界,任何人都想改变世界。说我这个生意不行了,不行了就不行了呗,不行了收摊很容易,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收摊太难了。?”
既然所有企业都要经历发展壮大然后盛极而衰的生命轮回,企业家与其纠着失败不放,不如东山再起,重建山头。
回头再看看诺基亚,这家1865年的公司,经历了多次的战略转型,数次调整自己的主营业务,虽然名字和品牌没有变,但今日的诺基亚,完全不再是100多年前那个靠造纸和橡胶业务发家、蜗居在芬兰诺基亚河旁边的小公司诺基亚。估计它也不想回到从前。
向死而生,我们不需要一个永远不倒闭不衰落的小米公司或者诺基亚公司,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好的小米和诺基亚。
诺基亚的今天会是小米的明天吗?这个问题也许一点儿也不重要。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