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自从“问世”以来,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行为主体日渐多元化和非中心化,国际网络行为规范缺失造成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在不久前闭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同多位世界互联网“大腕”展开深度对话,共同讨论了互联网治理之道。
由于互联网全球互联互通的特性导致网络世界中缺乏明晰的国界线,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单个国家或组织无法进行有效的网络空间治理,每个国家都难以凭借一国之力、在本国之内妥善地实现网络治理。因此,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必须加强国际协作,积极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
别再停留在言语上的辩论
达成共识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前提。本次会上,“大腕”们纷纷表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挑战了现在“所有的治理模式”,亟须各利益相关方就共同治理达成共识,确立能够适应互联网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治理模式。正如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斯所说,“当前在互联网中,存在着安全性、隐私、可靠性、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等很多问题,亟须世界各国联合起来达成共识、共同治理。”
共同治理在诸多领域仍然面临着不少难题。影响互联网全球治理的问题主要集中为三个矛盾,即网络主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网络隐私与安全之间的矛盾以及互联网秩序的共性和特性之间的矛盾。首先,互联网的发展并不能消除民族国家的边界,每个国家都要对自己的国家和公民负责,因此,只有把握好“自由互联网和国家主权”之间的平衡,尊重各个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互联网隐私和安全两者之间如何取舍衡量,在美国与欧洲各国之间尚未达成一致,遑论其他利益相关方,如何在隐私和安全之间设置清晰的界限,尚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一只“拦路虎”。最后,自由和秩序是驱动互联网发展的双轮,如何在结合国际公共秩序和尊重各国各具特色的法律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而被广泛接受的公共秩序尚无定论。
面对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分歧与矛盾,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总裁法迪·切哈德表示,各利益相关方不能“只停留在言语或概念上的争斗和辩论,而应该努力寻找共同点,找到可以达成一致的地方,慢慢地、一步步地建立起合作的措施,才能摆脱互相指责的境地。”
为此,最重要的便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取得共识”。在今年6月23日召开的ICANN第50次大会上,鲁炜曾发表主题演讲,呼吁国际互联网空间治理达成“七点共识”。他指出,由于各国在国情社情、历史文化背景、互联网发展程度等方面不尽相同,导致治理模式和方法有所差异,存在一些分歧和争议,但是各方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愿望是一致的。
“七点共识”的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互联网应该造福全人类,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而不是危害;二是互联网应该给各国带来和平与安全,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攻击他国的“利器”;三是互联网应该更多服务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他们更需要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四是互联网应该注重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而不能成为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更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五是互联网应该文明诚信,而不能充斥谣言和欺诈;六是互联网应该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七是互联网应该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