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年,改变了传统行业,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加速。
不仅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变革更为剧烈,尤为重要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互联网行业本身的颠覆,是与过去的互联网时代截然不同的。
换言之,移动互联网给了互联网企业进入传统行业的可能性和机会,O2O线上线下结合,庞大的线下市场将创造出一个数倍于传统PC互联网的产业机会,这是BAT以及所有互联网企业都不能错过的机会。
互联网抢饭碗的时代开始了,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传统行业,百度外卖、阿里影视、腾讯娱乐、乐视汽车、小米空气净化器,这还是我们曾经熟悉的那些互联网公司吗?
移动互联网的颠覆本性
从互联网江湖风生水起的那日起,BAT三巨头之间的角力就从未停止过,而各自的基因决定了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各有其过人之处—腾讯的社交、阿里的支付、百度的搜索,这曾是他们在互联网江湖上公认的招牌绝杀。
但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三巨头以其此前的平台之势,开始了一场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争的就是“一张船票”。
腾讯微信曾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船票,给业界带来了无穷想象,但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认知仍然清醒:“微信只是半张船票”,事实上,移动互联时代连用户的体验都在时时变化,就算已有6亿用户的微信,也有可能被一个更有用户黏性的移动互联产品颠覆掉。
而新的颠覆可能性就来自O2O领域,O2O正在形成巨量的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机会平等。O2O零售目前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BAT虽然都有巨资进入,但与线下的实体经济的体量比,可以说所有互联网公司在O2O上都是零起点,因此谁在这个领域率先取得优势,就控制了未来发展的关键市场。
BAT之战:O2O入口之争
去年以来,BAT三巨头就开始下大力气弥补各自O2O木桶上的短板。无论是阿里收购高德、腾讯入股京东、百度投资糯米,还是支付宝钱包与微信支付争相布局应用场景、百度钱包的横空出世,BAT已经在O2O战场上再次短兵相接。
当前,虽然BAT三巨头的O2O木桶都还存有某些方面的短板,但足以驰骋线上线下的“入口+服务+支付”的O2O三驾马车已经基本打造完毕。在入口、服务与支付的每一细分领域,BAT三巨头都进行了全面布局,各有优劣。但真正制胜O2O的,是如何自由、高效率地连接起需求与线下服务:百度的挑战是要将强大的需求流量转化为交易;腾讯要将强大的社交关系、媒体时间转化为商业价值;阿里是如何将用户的商品消费习惯转化为线下生活服务消费的习惯。
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银泰商业集团共同宣布,阿里集团将以53.7亿港元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双方将打通线上线下的未来商业基础设施体系,并将组建合资公司,打造一套线上零售与线下门店打通的基础设施体系。这套体系将对所有零售企业、百货卖场开放,帮助实体经济更好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
这等于阿里和银泰建造了一个O2O的生态体系,他们做了水电煤的工作,其他的合伙做伴进来直接使用就好。更深层来看,阿里和银泰其实是想基于支付体系、云服务和大数据、会员体系、SKU体系,建立一个O2O标准,建立一个O2O的生态体系,并且开放给全社会,让更多的商家接入这一体系。
似乎就是为了对抗马云,5个月之后的8月29日,百度、腾讯牵手万达,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直抄阿里后路之举,就颇有火药气很浓的联吴抗曹意味。随后,9月3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亮出的最新底牌—“直达号”,则透露出百度正力求打破现行游戏规则、跳出同质化泥沼,用技术化的手段获取更大领先优势的意图。
就在“百度世界”大会上,为了让早起参会的人都能吃上早饭,百度特别为参会观众准备了一个标有“百度外卖”的来自合作伙伴—味多美的早餐面包。
面包,不是百度做的,但却标有“百度外卖”,这也如同线下商店不是阿里开的,但线上的结算、背后的数据支撑都来自阿里,而另一家腾讯也如此,餐馆不是腾讯开的,但消费者想找好吃的,得上大众点评,大众点评正是腾讯的布局。
说到根本,BAT看似纷纷涉入传统产业,但三家之争的根本还在于移动入口。从抢饭碗这个角度来看,BAT并没有真正抢传统行业的饭碗,但却以己之手伸进了传统产业,成为传统产业未来的“水电煤”。
换言之,也许我们未来的生活,无论衣食住行,或将处处都有BAT如影随形。
真正抢饭碗:乐视小米生态布局
真正的跨界、真正的抢饭碗,最早其实来自乐视网。
2010年,以“乐视网”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乐视集团,本来应该是家互联网视频公司,但其当时就成立了“乐视影业”以制片人身份投资电影,随后在诸多电影片头片尾都能看到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名字。
乐视网,从创业最初加入互联网视频网站的第一天起,就以不同的玩法走差异化之路。优酷、土豆、搜狐们竞争正版版权时,乐视就以独家代理的方式,形成了向其他视频网站分发内容的模式。而最有颠覆性的则是乐视TV,以低价、内容服务等互联网玩法彻底搅局电视行业。此后三年,乐视一直向着深度垂直整合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系统迈进。
其间,乐视的互联网式电视产业发展思路,甚至带动了小米在电视领域的跟进。再来看小米,以最初的MIUI系统以及手机杀出一片天之后,小米移动电源、小米电视相继推出,而现在则是小米空气净化器以及小米电动汽车。
而在电动汽车上,小米和乐视再次“汇合”,12月9日,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在其微博中宣布正式进军电动汽车领域。贾跃亭在微博中写道,“移动互联时代,汽车产业面临一场巨大革命。潜行一年的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造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使中国汽车产业弯道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有效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让人人都能驾驶超级汽车呼吸纯净空气。”
乐视做汽车并不突然,其实布局已久。今年4月,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在一次公开场合就提出“汽车企业未来可能会成为互联网企业的贴牌制造商”的观点,甚至点名乐视,表示愿意“代工生产乐视汽车”。
今年贾跃亭在国外逗留良久,也被乐视称为“在美国开拓汽车等新业务”,这一消息最终以贾跃亭回国并发布“进军电动汽车”的微博而得以证实。
如果说BAT以自己的平台优势——或称软实力——寻找未来移动生活的入口,那么,乐视和小米则是以真刀真枪的硬实力而布局生态系统。
真刀真枪,就意味着这真的是与传统产业抢饭碗了。小米在2014年已然成为跨界最凶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除了自家在空气净化器、电动汽车上的投入之外,如果说小米挖来原新浪总编陈彤负责视频内容的拓展之举仍属互联网范畴,但年底前与美的合作进军智能家电,这一举动再次拓展了小米的跨界边界。
时至今日,小米在用户数量和公司体量上甚至与BAT不相上下。不仅如此,其实仅一个小米手机,就已经引起了马化腾的警觉,在“手机将成为未来移动生活的入口”这一大背景之下,小米手机的不断扩张,让马化腾也感觉有了新的敌人:谁才能拥有未来的移动互联船票?虽然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还没甩开三星、华为等对手,在国际市场更是与三星、苹果差距较大,但小米的互联网思维玩法来得更为彻底。
移动互联时代,拥有用户,才真正拥有一切。小米大肆扩张、跨界的根本是想建立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但说到根本,经营用户、经营粉丝的背后,以硬件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其根本则是硬件产品的好坏。
就算“雷布斯”、“贾布斯”的“忽悠能力”再强,但最终是产品说话。不可否认,乐视与小米还是不同的,乐视以服务为核心,偏向“软实力”,但乐视的外在形态,或者说乐视最出名的产品仍是硬件。
所以,无论是小米手机、乐视电视还是未来的小米汽车、乐视汽车,以硬件之路拓展的生态系统,命门就在产品上。这是与BAT的入口之争、完全的软实力之争不同之处。
当前,无论是BAT,还是乐视、小米,互联网公司的跨界都非常夺人眼球,互联网公司的“抢饭碗”之举非常凶猛。但来自传统行业的反击也不甘示弱,万达集团开启了自己的O2O战车,长虹、TCL、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不断转型互联网,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开始了车联网、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的未来探索,众多中小商家走上移动互联平台。
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以软实力、以平台力量试图成为未来的“水电煤”、乐视、小米以硬实力挑战BAT并构建自己的生态王国,但就在互联网企业向传统领域拓展抢饭碗之时,传统行业也没有等闲视之,开始了互联网转型。
也有观点认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是工具,互联网公司是在跨界抢饭碗,但他们没有传统行业的深厚积累,当传统产业掌握了互联网这个工具,穿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鞋,或将爆发出更大的生命力。
这是一个万马奔腾的转型时代,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
任何一家追求的企业,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基于自己的优势,寻找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