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除夕看春晚,今年除夕“抢红包”。这个春节,“抢红包”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不仅互联网巨头纷纷发红包,老百姓之间也在互发、互抢红包,每分每秒都在上演抢红包大战。全民“抢红包”,正在改变着一些东西。
亲情遭遇双刃剑
吃年夜饭、看春晚、话家常……原是过年的“固定节目”,今年网络红包大战却似乎让这个年变了些味儿。当春节全被“抢红包”占据的时候,和亲人的交流变少,不由让人发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
25岁的郑伟家住锦江区,春节前同事建了一个抢红包微信群。除夕晚上,在家团年的郑伟收到群里通知,领导会发出一个2000元的红包,看到这一消息,郑伟非常兴奋。“由于不知道什么时间发,在饭桌上,我一直盯着手机,不敢放松。”郑伟说,那天晚上,他一直专注于抢红包,不仅没有和家人交流,连吃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事后回想起来,为了几百元钱,错失和家人相处的机会,还是非常遗憾。”
有人却力证“抢红包”对亲情的积极作用。除夕夜,家住群康路的白领张静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然而大家的注意力并不在食物上面。“发了,快点抢哟。”张静舅舅一声令下,大家马上打开手机开始“戳”红包。张静说,今年春节,在年轻人的带领下,家里面的长辈也都玩起了“抢红包”,劲头完全不输年轻人,“建了个有21个家人的微信群,这个春节就一直在里面发红包。钱多钱少不重要,关键是找到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游戏方式。”
让人变功利?
来看一组很彪悍的数据: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个,春晚总计摇出5亿元微信红包;QQ红包收发总量为6.37亿个,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为2.4亿个,总金额达40亿;1541万微博网友分享了由央视春晚及39位明星与商家送出的1.01亿个红包。截至大年初一,成都市共发出342万个支付宝红包共计1.52亿元,名列全国第八名。腾讯数据显示,QQ红包四川发放也是第八名,微信红包四川是第十名。
为了“抢红包”,有人还下载了抢红包外挂。“50多人的群,每次抢到的都是那几个人,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下载了抢红包外挂。”市民何丽说,原本只是朋友间图个乐,没想到却被一些人当成赚钱的工具,这实在是太功利了。
攀比红包金额的现象也层出不穷。研究生朱希说,打开朋友圈,有些人大晒其收到或发出的红包金额,金额都不小,最多的一个有4万多,“沦为攀比的工具实在是没有意义。”
移动支付全面入侵
全家老少一起疯狂摇手机,在阖家欢乐的笑脸之下,本质是一次移动支付平台对用户的全面攻势。相比去年春节大众对红包功能的陌生,今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尽管主战场仍在80后、90后群体中,但春节的节日特性,也拉近了中老年群体。市民唐先生已经年过50,对数码电子产品仅限于一般认知,对移动支付软件更是不懂也不碰,但今年春节在女儿的影响下,也加入了“抢红包”大军。那些平时很少互动的老友,也在群里为了抢几块钱几毛钱的红包不亦乐乎。
最快乐的当然是发明“抢红包”的移动支付平台。摇到红包若想提现,就需要绑定银行卡。据第三方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仅仅两天时间,微信就绑定个人银行卡2亿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抢红包”对用户生活习惯的渗透。虽然红包本身更大程度上只是娱乐性质的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让更多人开始对移动支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接触。可以说,这是一次移动支付的“普及运动”。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移动支付使用频率的增多,要想进一步增强用户黏度,还需要对软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艾瑞咨询公司分析师李超表示,移动支付也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红包是轻松、有趣的媒介,可以借此自然地发展用户,养成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