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数据统计,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超过20%,2015年总产值预计达36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总产值将超过8000亿元。无人机遥感、无人驾驶等热点技术的兴起,加之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生态领域的融合,看似无处不在的地理信息技术,下一波红利究竟在哪?
地理信息未来红利通过跨界融合实现
关于地理信息产业的划分经常有这样两个维度,横向可划分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卫星导航(GPS)四个细分产业;纵观产业链可划分为上游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下游信息服务及应用三个部分。细分产业和产业链纵横交叉,产业中企业同时具有横纵双向产业属性,在产业布局上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细分产业和产业链双维度融合。
典型企业如四维图新并购杰发科技、图吧等布局车联网;北斗星通收购华信天线、佳利电子,银河微波、凯立通信等布局北斗导航;超图软件收购南康科技、国图信息等布局不动产登记。地理信息未来红利的实现正整通过纵向与横向双维度融合来完成。
除地理信息产业内的容融合外,与外部跨界融合体现地理信息数据及服务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典型企业如四维图新和滴滴打车、京东合作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实现空间信息2C端商业价值,布局“地图数据+车载服务+出行服务”的智慧出行生态圈。
可见空间信息下一波红利将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其实这样的说法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而且各领域都在探讨跨界的问题,并非空间信息产业专属,只是这个行业由于其技术的转型性和目前业务范围的局限性而导致的产值过低问题,使得“跨界”成为业界一直热议的话题。作为GIS平台厂商典型代表超图软件,其董事长钟耳顺认为,“目前我们应用主要在政府,谈到2C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对于企业应用、商业应用,我认为物联网范围更广”。
超图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内较早将跨界落实到行动上的国产软件企业,从合作伙伴上看,超图上千家伙伴中,40%约为政府类用户,60%约为企业级用户,例如微软、IBM等IT厂商,华为、中兴等通信厂商,从业务层面来讲,已经从传统依靠政府项目开始向企业级应用转型,近两年正在通过研发互联网类产品打通2C领域。从品牌建设方面,近几年超图用“用地理智慧创造IT价值”将自身明确定为IT企业,无论是线上传播,还是参加线下大会,都有意走出传统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实现与其他产业交流。
智慧城市建设红利持续加码,计划投资过万亿。
目前我国已有50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超过万亿元人民币。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发改委等多部委已参与到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指标体系建立的工作,全国智慧城市项目已达3000多个。
智慧城市建设催生了众多新技术的诞生和持续发展,例如改变城市信息整合和处理方式的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建成后到应用层面的移动互联技术,以及智慧城市涉及到的环保、规划、交通、电力等行业信息化技术。
目前地理信息相关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正逐步凸显时空信息的价值,地理信息时空平台是城市建设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例如交通、电力、能源等行业信息化、产业园区规划等任何支撑政府决策的信息化平台,首先需要建立在空间信息的基础之上。
但从整个智慧城市产值上看空间信息产业仅分得一小杯羹。相关企业并没有成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主力,甚至甚少有企业参与,缺少城市运营商的角色和智慧城市建设后大数据运营的能力。
空间信息框架是每个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底层数据平台,因而空间信息技术实际上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方面的主力和产值方面的弱势形成矛盾点,解决这一矛盾,最终还要落在与产业跨界融合的思想上。
据2015年中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2014地理信息百强企业名单显示,年营业额大于10亿的仅有5家,与国外营业额上百亿的企业存在过大差距。这样的数字与3600亿产业规模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有上万家中小企业,市场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更难挖掘市场潜力,因此市场呈现不断并购洗牌的发展模式。这其中的矛盾点如果能找准发力点,那么行业发展将焕然一新,也将迎来真正的“下一波红利”。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