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可以忘带钱包,但一定不能忘带手机”。近年来,电子支付凭借它的便利性在国内正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逛超市掏出手机买单,打车用手机支付,甚至用手机理财也不是新鲜事。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03.22亿笔,金额793.97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笔数同比增长超过300%。
专家表示,伴随着电子支付在国内的迅猛发展,目前中国的电子支付普及程度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可以说,电子支付时代业已到来,并将引发各方激烈角逐。
电子支付正改变生活方式
十多年前,支付、物流和信用曾经被视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三座大山”。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支付近些年来在国内突飞猛进,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正在逐步取代现金。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16亿,较2014年底增加1.12亿,中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46.9%提升至60.5%。其中,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8亿,增长率为64.5%。
网络支付企业大力拓展线上线下渠道,运用对商户和消费者双向补贴的营销策略推动线下商户开通移动支付服务,推动了网络支付应用迅速增长。尼尔森近期发布报告指出,86%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曾在过去六个月中通过电子支付系统为在线购物付过款,这一数据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尼尔森的调研还发现,在线购物的商品品类方面,不管是个人洗护产品还是鲜花礼品套装,在中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流行程度都已远远超出了其他支付方式。在所有受访国家中,这种独特的情况仅存在于中国。
尼尔森中国区总经理范奕瑾认为,中国消费者不论是消费产品还是服务都比以往有了更多支付方式的选择,而电子支付凭借它的便利特性将会持续获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事实上,电子支付正在带来新的生活方式。“2015年支付宝年度账单”显示,2015年人均支付金额增长迅速,上海首先迈入“10万”时代,伴随移动支付的流畅体验,国民生活方式也正经历全面升级,支付宝的适用范围也早已超出了过去的网购范畴,开始涵盖转账、缴费、信用卡还款、O2O线下消费,餐饮、超市便利店消费、出行、理财、社交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许多网民来说,电子支付盛行的一大应用案例就是“手机抢红包”游戏。“手机抢红包”近年来让人乐此不疲,甚至于在除夕夜成为“指尖上的新年俗”。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莉称,“红包大战背后其实是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编注)巨头间的用户之战、移动支付地位之战、生态场景之战。用户的抢夺最后都是给支付市场做铺垫。”
多路资本争相入场
电子支付的繁荣使得人们正逐步摆脱传统的现金付款和刷银行卡方式。电子支付交易规模的持续攀升,也吸引着各路企业和资本的争相入场。
经过多年市场“洗牌”后,目前国内电子支付市场已形成由支付宝、中国银联、财付通三大巨头占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其中,在移动支付领域,今年以来多家智能手机厂商也竞相宣布推出支付产品,竞争更趋激烈。
今年2月18日,Apple Pay正式在中国上线,中国也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五个开通苹果支付服务的国家。继Apple Pay登陆中国市场后不久,韩国三星公司也在中国推出Samsung Pay(三星智付)服务。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银联早在2012年就已经推出NFC(近场通信技术)产品,但之前一直未能大规模普及开来。随着苹果支付、三星智付进入中国并与中国银联合作,近场支付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跨境支付成为一大淘金热点。美国Pay Pal(贝宝)近日在上海发布调查显示,跨境贸易在中国推进着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千禧一代(18~34岁)既是追求独特体验与正品保证的海淘消费者,也是积极拓展国际商机的外贸商户。
为此,作为全球通用的电子钱包之一,Pay Pal在中国宣布启动“新支付”品牌活动。Pay Pal北亚区副总裁及总经理胡柏迪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表示,在中国,Pay Pal正努力打造跨境贸易生态系统,帮助中国用户参与全球市场,实现无国界销售和购物。为此,Pay Pal将把线下商户服务团队拓展至杭州、郑州、青岛等10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力推的电子支付给传统银行业带来巨大挑战。为应对用户流失,传统银行也开始积极拓展电子支付业务。去年9月份,招商银行率先宣布网上转账全免费,此后不断有银行加入“网银转账免费阵营”。今年2月下旬,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联合宣布,将对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境内人民币转账汇款,无论异地跨行,均免收手续费。
在近日开幕的“2016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郭利根公开表示,要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新型终端,大力发展移动金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向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和快捷的金融服务。
在业界看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留住客户是当前传统银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许多用户享受的增值服务、场景消费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获得的,如果传统银行在业务上收费高、体验差而且产品少,就有可能陷入边缘化境地。
纯粹的支付公司将不复存在
在满足用户基本支付需求的基础上,近年来,国内各大支付企业同时纷纷加大转型步伐,将金融服务叠加到更多的线下场景中,而电子支付作为基础服务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互联网金融成为各大支付龙头企业积极布局的重点。腾讯理财平台负责人闰敏不久前在上海宣布,截至2016年4月底,腾讯理财通用户数已突破5000万,资金规模超过千亿。为满足更多用户理财需求,腾讯理财通计划通过“工资理财、定期还款”等生活化理财功能,培育用户养成随时、随地、随心理财习惯。
第三方支付企业汇付天下董事长周晔近日介绍,中国的支付行业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1993年开始,中国支付业的第一个十年是模仿美国模式;2004年开始的第二个十年,开始和美国不同,支付公司建立了自己完整的账户体系,开始逐步介入到信贷、理财等产品,从提供基础设施发展到提供行业应用和金融化业务;目前,支付业正开启第三个十年,支付跨界金融领域的创新备受行业青睐,单纯的支付公司已经消失不见,行业走向更为多元。
“所以我们提供账户、支付、结算、运营等‘水电煤’的基础设施。”周晔说。未来支付市场还将高速成长,支付公司转型势不可挡,纯粹的支付公司预计今后在中国将不再存在。
易观智库也认为,随着第三方支付应用领域的深化和拓展,带有金融属性的第三方支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具备金融支付实力的企业将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安全隐忧依然不容忽视
电子支付风生水起,但时常发生的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安全事件也凸显出行业仍面临隐忧,电子支付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专家介绍,目前,国内支付行业产业链安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风险事件层出不穷。与银行系统相对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相比,支付机构的风控体系则差强人意。除一些大型支付机构外,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风控水平非常低下的小型支付机构,不仅没有风险控制模型,还会利用自有通道为其他支付机构提供支付通道。这类非实名制的、不透明的支付账户,为洗钱、盗刷等违法行为提供了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在支付安全方面,部分支付机构非法留存并转卖用户交易信息,更是对用户信息、资金安全造成了巨大风险隐患。
部分支付机构在与用户签约时未尽到对用户的重要信息告知,在用户发生风险事件时故意推诿、拖延,拒不赔付处理,也是目前支付市场上常见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据人民银行统计,2014年至今,其全系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受理的网络支付类投诉占互联网金融类投诉的95.06%。
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国内还出现了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给支付安全带来更大隐患。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络诈骗的黑色年产值不低于1152亿元人民币。“黑色产业链”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分工明确。
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战平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中国企业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支付安全性并不算低。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支付企业一是要增加安全投入,二是主动防范和硬件上的加强也非常重要,三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提升支付安全。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