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郑州高新区的金源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里,环境优雅,咖啡香味四溢,年轻创客们聚集于此,谈创新、话创业……这只是郑州市创新创业的缩影。在郑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了许多优惠政策,门槛更低了,办手续更便捷了,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创新创业体系日趋完善。
众创空间:创客云集充满活力
朝气蓬勃、思路活跃的创客们,正活跃在郑州的众多的孵化器里。
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里的金源创业孵化器,是我市第一个众创空间。这个孵化器通过资讯平台、培训平台、项目平台、资金平台、孵化平台的资源整合,帮助入孵项目进行业务对接、上下游资源整合等,助推企业发展。
这栋高楼不仅承载着很多年轻创客的梦想,也孕育着郑州自创区未来的希望。
二楼的众创空间,是开放式的办公区,为创业者交流提供了便利。那里的每个工位,都可注册一个公司,郑州盈和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5月,盈和软件进驻金源。从刚开始的两个人创业,到现在20多人的技术团队,产品市场也越来越大,他们还参与了一些政府重点项目。
“不仅享受房租补贴,还有一系列软性服务,我们用更低的成本获得了企业更好的发展环境。”盈和软件总经理何晖说。
政策扶持:打通最后一公里
创新创业和政策扶持、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
郑州市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创新创业体系日趋完善。
我市加大财政科技金融资金投入力度,设立3亿元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设立5000万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
今年初,我市与省科技厅各出资1亿元,设立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我市创新创业服务环境更加成熟。”郑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现在,政务服务“软环境”增强了,工商、税务、项目、人才等政务服务可高效协作。
我市实施“科技创新券”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创业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精准对接”,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筑巢引凤:人才“洼地”变“高地”
黄河科技学院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李威就是一位创业明星,他设计的自平衡独轮车上市后,很快就收到了来自海外厂商的订单。“现在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的人在用我们的平衡车,今年预计销售额6500万元。”李威说,他们的成功,与创新创业的利好政策分不开。
他认为,人才是创新创业的灵魂支柱。在郑州,像李威这样的创新创业人才还有很多,他们根植于生物医药、VR等领域。
目前,市内的大学院校,如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等,改(扩)建了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
我市不但有计划地加快培养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还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启动实施“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 。
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马,向全国知名院校抛去橄榄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大、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在我市建设了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或新产业育成中心等载体平台。
国家专利审查河南协作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所郑州工作站和国家创新驿站郑州站点等机构,相继落户郑州。
成果斐然:初步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圈
目前,创新创业生态圈在郑州市已初步形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我市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获得新突破。
根据郑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我市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河南省改革创新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双创服务示范区、双创生态优化区;全市创新创业载体数量达到200家,载体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到7000家。
到去年底,我市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基本建成,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超过3000家,实现了科技企业孵化、创业培育、创新研发、科技服务、人才集聚和生活服务的集约功能。
3年内,我市将实施众创空间倍增、创客育引等工程,大力发展包括互联网创业平台、科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在内的梯级创新创业载体,形成适合各类创新创业需求的生态圈。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