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以蒸汽机、电力以及数字化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我们迎来了以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变革。业界普遍认为,这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这场革命将像前三次工业革命一样,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共享单车、汽车实时定位的智能出行,医生3D建模分析患者病情,无人驾驶汽车首条试驾道路开通,物流实现无人智能分拣等场景,无不显示着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深度改变世界的竞争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转型。
2017年3月,人工智能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智能音箱、刷脸开锁、无人驾驶,这些只是智能化变革的一部分,但并非全部。智能变革无所不在,它让家庭、工作越来越智能,也让每个企业的每一个价值链环节,乃至各行各业越来越智能。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作为打通制造业各个环节转向智能化的“秘密武器”,在实体经济中注入“智能化基因”,帮助企业由“制造”转向“智造”。
9月26日,在联想2018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杨元庆表示,在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计算力和算法联合作用下,一个人工智能变革的新架构正在形成。
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
今天,很多行业都处在变革的风口浪尖,制造业一马当先。在制造领域,联想运用产线设备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准确识别常见故障点,针对问题进行快速修正。同时,利用人工智能预测需求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企业提升效率。人工智能算法确实能够帮助企业节省非常多的资源和资金,而深度学习的出现,又使行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门槛大大降低。例如,联想运用数据湖(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的企业全量数据汇聚、分析平台)和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帮助猎豹汽车敏锐捕捉市场热点,根据用户需求迅速调整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优化后的猎豹SUV车型赢得了更多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帮助国内的一家钢铁企业,把预测精准度提升了30个百分点,达到了90%。
智能制造是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取代人类在制造过程中诸如分析、推理、判断和决策等脑力劳动。它更新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想要让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其最大潜能,还需要与制造过程中的各个价值链环节相互融合。英特尔全球高级副总裁、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 Rivera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捕获数据、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带来全新的不同行业、不同垂直细分市场的服务和可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工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也可以应用于产品分拣、决策实施等方面,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芮勇认为,广义的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将成为整个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他预测广义的智能制造将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这里广义的智能制造,不是单纯的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而是包括由大数据驱动算法进行供应链优化预估、自动分析用户对于下一款产品的期望,精准营销,从而将用户变成产品经理的过程。
智能物联进入SIoT2.0时代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会不断扩大,它除了会对制造、建筑、交通等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外,也会如空气一样渗入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显示、AR/VR以及面向行业的商用IoT(物联网)设备,塑造我们的未来。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数据作为智能化变革的燃料,由数以百亿级的智能物联网设备产生。在一般人的理解中,SIoT智能物联网设备主要是指PC、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智能显示、AR/VR头显等天生的智能产品。对于什么才是SIoT智能物联网终端,杨元庆特别提到,并不是只包括天生的智能产品,如电脑、手机、智能音箱等,将来更多的SIoT设备是以嵌入式形态存在的,各类设备在智慧家庭、智能出行、智能制造等场景下,都能够通过多层次手段变得智能。
联想正用算法和行业大数据推动垂直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形成。在商用领域,未来的SIoT设备除了包括商用IoT等产品外,还可以通过嵌入智能的芯片和模组,提供相应的协议或SDK包,变身SIoT智能物联设备,并和后台云计算能力结合,整合成为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将生产线上的机床嵌入芯片或模组,变身智能机床,实现数据收集、次品监测、故障判断。
10年前,智能手机开创了SIoT的崭新时代,之后智能物联产品层出不穷,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还处在单体设备智能化阶段。现在,随着联网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多,大数据越来越丰富,加上计算力和算法的提升,智能物联开始进入SIoT2.0时代。
近些年,不管是传统厂商、互联网企业还是创业公司,都在不断推出智能产品,希望智能生活能够真正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智能物联时代需要集思广益,联想推出了支持多用户、软硬件集成的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我们的平台底层支持不同的训练模型和训练框架,有了这样高效的开发平台,在智能物联时代就可以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和服务,造福大众。”芮勇表示。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