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高新才带来了《以创新绿色金融为载体 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绿色金融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缓解黄河流域资源环境制约,是保护修复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高新才说,“绿色金融还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挥‘引导效应’和‘挤出效应’,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业务,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声誉和风险管理能力,是金融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常态下发展绿色经济的本质要求。”
目前,黄河流域各省区已经开始探索利用绿色金融产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沿黄流域各省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定位,在绿色金融制度创新中做出了一些尝试,但绿色金融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具体表现在:绿色金融顶层制度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跨区域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贯穿全流域的一体化绿色金融市场尚未形成;黄河流域绿色金融缺乏统一的监管主体。
围绕绿色金融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高新才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构建系统性制度框架。首先,应推动完善包括绿色认证制度、绿色金融激励制度和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在内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消除当前绿色金融制度领域存在的碎片化状态。其次,应研究出台《黄河经济带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构建结构平衡、可持续的绿色金融体系的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和具体实施路径,同时建立一套完整、合理、操作性相对较强的绿色金融发展评价制度。再次,沿黄各省市要根据自身特色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制定可持续的相关政策,为绿色金融在本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建议尽快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二是加强全流域绿色金融跨区域合作。高新才认为,要创新地方政府间高层对话机制,加强黄河经济带沿线各地区政府间的信息互通,以打破行政壁垒为职责,通过合理制定金融政策来对金融合作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展跨区域金融合作,扩大全流域绿色金融扩散效应。另外,需要创新绿色金融跨区域合作平台,组建“黄河经济带绿色金融联盟”,在监管、技术、资金、人才等诸多方面,发挥各省市集合优势,实现绿色金融优势互补,最终推动金融资源的有效传递,推动跨区域、跨领域、多层次的金融一体化合作。
三是建立贯穿全流域的一体化绿色金融市场。高新才说:“应从保障黄河流域整体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出发,统筹规划发布绿色金融产品,建立绿色金融交易市场。例如,可以考虑建立黄河流域的绿色企业产权交易中心,在中国证监会和银保监会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区域性绿色产权交易活动,保障绿色企业的资金融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绿色领域。落实沿黄流域各省市的上市公司的环境责任,强化绿色证券制度。”另外,还应根据沿黄各省市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沿黄河各省市应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好沿黄各省市的地方特色,同时也要对积极参与绿色金融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
四是建立统一的黄河流域绿色金融监管主体。监管的有效性需要监管体系的完整性。当前,沿黄各省区还处于绿色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监管经验,结合各省市的特色,创建相应监管体系。高新才建议,成立由国家相关部委和黄河流域各省市参加的跨区域综合统筹机构,督促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国家确定的主体生态功能区的基础上,基于国土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考虑,结合区域实际,整合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林地与耕地保护、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综合交通、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等各类规划,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提高各类生态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政府生态空间管控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