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卡脖子问题,芯片人才必须够用。没有芯片底层技术支持,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行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拟上市芯片公司员工仅16个本科生,不应只当热闹看。”
□本报评论员 夏远望
本科人数1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2%,其余全部大专及以下;研发人员88人,占比11.1%。以上数据,来自某二线芯片品牌公司招股说明书。日前芯微电子创业板IPO申请被受理,不少网友好奇:一家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靠大专生研发芯片?(见3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
虽说学历不代表能力,低学历的法拉第、爱迪生后来都成了大科学家,但总体而言,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芯片研发特别是前端设计,需要一定数量高学历人才作为支撑。拟上市芯片公司本科生占比如此低,确实颠覆了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的认知。
但这似乎并非个例。另一家已上市知名芯片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200多名研发人员中只有15名硕士、1名博士;1000多名员工中,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比近八成。
在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乃至于考研日渐“高考化”的当下,部分芯片市场“第二梯队”企业,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依然匮乏,值得关注。
事实上,无论哪个行业,人才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短缺,但芯片行业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业内人士指出,每年本硕博800万毕业生,20万相关专业人才,真正进入集成电路行业的只有3万人,全行业芯片人才缺口30万人。
芯片行业由于研发投入高企等因素,企业利润有限。数据显示,芯片人才平均招聘月薪约1万元,十年经验待遇也难翻番,仅为同等工作年限软件人才薪资的一半。“做软件工资高、出路好;做硬件不仅辛苦,工资还低”,不少毕业生更愿去薪酬更高的软件类行业。此外,教学与行业现状脱节,芯片到了纳米级,教材还停留在“微米”,也导致专业人才供给短缺。
为促进芯片产业自主化发展,近年来,在进口替代、政策引导等方面,政府层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国内芯片行业正以破竹之势奋力发展。但受制于人才因素,一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不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只能投身中低端芯片设计,相关市场已成红海。即便是芯片行业龙头企业,“人才之渴”也客观影响着创新的速度和品质。
解决卡脖子问题,芯片人才必须够用。没有芯片底层技术支持,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行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拟上市芯片公司员工仅16个本科生,不应只当热闹看,在顶层设计上做好长远战略部署,对芯片行业给予更大力度人才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激励企业用“薪”留住芯片人才;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更好有机衔接,才能纾解、消除芯片领域的人才痛点,扛好“芯”使命,走好“芯”征程。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