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北斗七星就是中国人辨明方向、把握时节的坐标。如今,仰望星空,由数十颗人造卫星组成的新北斗“星座”更是赋能各行各业,为人民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9月20日至22日,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在郑州如约而至。一场场来自国内顶尖专家的高端对话,一项项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一个个“北斗+”创新和“+北斗”的应用,让我们看到北斗系统正在赋能千行百业,开启无限可能。
北斗远在天外 应用近在身边
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展览会上,一架机身长1.6米、机翼宽3.12米的固定翼无人机吸引了现场观众的关注。“这架基于北斗的无人机,利用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和短报文功能,能够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巡逻,进行精准定位、拍摄实时画面,效率高、效果好。”据航天宏图总工程师袁亮介绍,北斗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天然林保护等方面。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早已将北斗、地理信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使北斗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合众思壮研发的惠农“蓝精灵”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模块,可以在北斗卫星精准定位的赋能下自动控制方向盘实现精准作业,位置误差小于4厘米。“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融合农机控制算法,可以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效能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而北斗天汇创新技术应用的北斗短报文手表,更是将北斗技术应用于人们“手上”。该手表实现“向上捅破天”的双向报文通信,一次最长可达1000个汉字或十几秒语音,同时实现位置、心率、血氧、体温和环境温度等信息一键上报,为应急救援、地质勘探、森林消防、野外驻训、户外旅游等复杂救援提供了重要保障设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表示,建设北斗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让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服务百姓生活。
应用不断普及 经济效益显著
监测大坝形变、智能车辆导航、帮珠峰测身高……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向好,相关企业总体营收水平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上游基础器件、中游终端和系统集成以及下游运营服务等各环节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对我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北斗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长期跟踪和研究分析,相关研究成果表明,2022年上半年,行业领域北斗系统应用总量不断攀升,大众消费领域支持北斗的产业出货量持续增长。2022年1月至6月,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北斗大众消费领域应用数量近1.4亿台,其中支持北斗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1.3亿台。
支持力度增强 助推产业发展
作为成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继2019年、2021年之后第三次花落郑州。“这是蓬勃发展的北斗产业让彼此结下深厚的缘分,也体现了郑州大力发展北斗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刘大可表示。
近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北斗应用产业,积极发展5G及北斗相关产业,稳步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5G及北斗场景应用,推动北斗导航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郑州市5G及北斗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 年)》,抢抓国家“新基建”发展机遇,按照“5431”发展路径加快培育5G及北斗产业,努力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5G产业发展先行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和北斗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此外,把以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的郑州高新区,在本届年会筹备期间共走访洽谈北斗相关企业百余家,明确签约项目20个并在大会开幕式上集中签约,总金额51.8亿元,切实将行业盛会同产业培育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盛会促发展的办会典范。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