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我省也提出十项重点任务,释放了下半年继续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强烈信号。探讨如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如何挖掘消费潜力等热点话题,对于推动我省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具有重要意义。
□刘晓慧
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对河南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小而弱,但发展潜力比较大,亟须通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加速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的必由之路
落实中央重要部署的具体行动。“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是河南落实中央部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赢得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关键抓手。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2023年上半年,两大工业强省江苏、广东分别提出了加快构建“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培育壮大“双十”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发展蓝图。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河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抢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的重要发力点。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2023年上半年,河南经济增长3.8%,未能跑赢全国大盘5.5%的水平。稳定经济增长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效益好、成长潜力大,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河南亟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45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系,提升经济发展能级。
构建产业集群有基础但仍有不足
产业基础扎实稳固。2018年至2022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超过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2023年上半年,河南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7%、9.4%,明显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3.3%的增速。在全省七期“三个一批”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1/4以上。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签约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占比超过一半。上榜2022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的6家河南企业中,有5家属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截至2023年6月,北交所上市“豫军”达到11家,主要分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九成以上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集群格局基本形成。平顶山市是国务院202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成效明显的督查激励推荐城市之一,是河南唯一入选的城市。郑州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郑州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许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等4个集群被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河南确定了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5个,其中新材料6个、装备制造3个、生物医药3个。目前,河南“1+4+15”的雁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集群能级有待提升。2018年至2022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5.4%增加到25.9%,5年累计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但与河南“十四五”规划目标仍有大约5个百分点的差距,也低于目前浙江33.5%、江苏40.8%的水平。2022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左右,低于全国13%的平均水平,其中优势明显的新材料产业占GDP比重仍然不足3%。目前,河南没有1家企业入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426家,排在全国第11位,与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差距明显,也低于中部的湖北、安徽、湖南。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成为河南新的支柱产业,其发展能级仍有待提升。
协同发力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在当前稳增长的背景下,河南应从四个方面协同发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凸显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
以畅通产业集群互联协作网络为引领,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作为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高新科技依赖性更强,对主体之间的互动程度和知识溢出效应的要求更高。要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核心企业的头雁领航效应,动态培育一批在产业链创新链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遵循科学规律,树立系统观念,强化竞合意识,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不断创新溢出扩散机制和产业链延伸机制,促进产业之间、企业之间构建起密切的关联关系,加快形成头雁引领、梯队协同、链群互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不断延伸数字经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的宽度和广度,推动数字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通发展,有步骤有节奏地协同推进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完善产业集群创新创业生态为导向,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韧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部分。提高创新要素集聚度,实现集群持续创新发展,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首要问题。要完善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增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联动赋能效应,有效激发知识溢出效应,锻造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核。充分应用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网络化效用,搭建产业集群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共享平台,推动交叉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加速孵化,实现产业集群复合式增长,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为建设现代化河南提供坚实支撑。
以优化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质效。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保障包,实现“一个产业集群、一个研究平台、一个专项基金、一个高端峰会”,聚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效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联动,深入开展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集群建设研究,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跃升相适应、相匹配的人才支撑体系。发挥政府投资性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引领带动功能和孵化培育作用,加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投资力度。建立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专利数据库,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全面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产业链层。
以加强产业集群治理绩效评价为抓手,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活力。培育面向产业集群需求的平台化促进组织,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包容机制,完善产业集群治理评价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由省发改委牵头定期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情况跟踪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的不同星级进行动态调整。在创新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和基金融资等方面对评估结果优异的五星级、四星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给予倾斜支持,将平顶山新材料产业集群、许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等标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的先进经验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
(作者系黄河科技学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教授)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