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作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第一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相继通过验收,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强调了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2012年,也是全面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认定工作元年,相关政策陆续推出,同年,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与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继续出台大量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相关促进政策。
一、 两化深度融合有了明确“十二五”目标,信息安全被空前重视
2012年6月,国发(2012)2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布,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了“十二五”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具体目标。包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不断深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9%;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关键元器件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软件业占信息产业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若干意见》还提出了要从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和推进服务业信息化进程五个方面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经济信息化发展水平。《若干意见》中,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国家层面空前重视,信息安全首次与信息化并列提出。
《若干意见》将成为各地制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方向与目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将促使各地对重点领域安全加强管理,对保障能力加强建设,云计算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有望更好的得到解决,有利于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企业也应根据《若干意见》主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减少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我国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思想也体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求当中。
十八大报告中对新“四化”的论述已经客观上要求信息化与另外“三化”相融合。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对工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间接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要加快深度融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
二、 从推进工业转型到评估和项目支持,两化融合推进政策走向全面深入
工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引领2012年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发展方向。继2011年底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后,工信部积极落实规划要求,于2012年元月发布《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两化融合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六大要素之一,后于2012年7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意见,同时提出《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即“6+1”活动)》,“两化融合深度行”成为6项重点活动之一。
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是2012两化融合推进政策重点,是“两化融合深度行”主要内容之一。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在2012年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启动会上对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的历程与未来做了精炼的总结:“2009年至2011年底,信息化推进司会同相关司局,重点在行业层面开展了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探索,分两批在钢铁、冶金矿山、化肥、纯碱、水泥、电解铝、重型机械、机床、轿车、商用车、造船、造纸、家电、棉纺织、服装、肉制品加工和乳制品等17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未来两化融合评估工作要逐步走向体系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开展评估理论体系完善和标准制订工作,二是全面开展行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两年内实现对主要产业领域的全面评估覆盖,三是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认定工作,四是开发建设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五是完善两化融合评估认定实施组织体系”。
重点行业与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全面展开。2012年10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关于协助开展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了评估工作的目的与要求,并指定了18个开展评估的行业和承担单位。同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的通知》,并同时发布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解释说明、及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统计表。可以预见,未来省以下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将逐渐展开,尤其是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水平评估与经验总结还将对全国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两化融合评估服务平台及认定评估实施组织体系将在各地逐步建立,这一行动将使两化融合评估工作更加务实,未来区域、行业与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有望成为年度行为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展开,第三方服务机构相关业务也将随之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企业及项目级推进政策不断推出。2012年5月,工信部印发《2012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项目指南》,专项资金采用项目补助方式,对项目的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30%,原则上补助额度不超过500万元,支持的项目集中于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产品信息化和服务型制造及面向产业服务与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服务三个方向。2012年9月,工信部发布《加强2012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推进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了12个重点项目方向,包括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制造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节能减排信息化、安全生产信息化、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信息化综合集成创新、服务型制造、装备信息化、产品信息化、产业服务及行业管理信息化,要求地方围绕重点方向,加强分类推进;利用各自资源,加大支持力度;加强项目的汇总和分析工作。2012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评定工作的通知》,示范企业覆盖27个行业(领域),示范企业总量将控制在270家以内。
随着国家层面工业转型升级、两化融合水平评估、企业及项目级推进政策进一步完善,但覆盖面毕竟有限,地方政府也应因地制宜,制定本地政策,比如开展城市与区域级两化融合水平评估,而企业则应积极利用这些政策,借助政府力量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
三、 “央企信息化”和“制造业信息化”结合行业规划,国家对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更加全面深入
国资委与科技部推出央企和制造业信息化专门政策。国资委于2012年5月发布《关于加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中央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信息系统要实现所有层级和主要业务的全覆盖;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与战略决策、经营管理、生产过程、风险管控深度融合;组织体系、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运维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大多数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达到A级,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科技部于2012年7月推出《“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规划》,提出着力突破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批数字企业、服务型制造企业和产业服务平台;着力培育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产业及相关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支持地方支柱与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加速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一系列经济与产业发展政策的推出也将对两化深度融合产生深远影响。2012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此通知提出的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要求将对两化深度融合资金保障、新型工业化转型产生重要影响。另外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于2012年9月发布的《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工信部于2012年5月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信部于2012年9月发布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通知》,国务院于2012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务院于2012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也分别对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及食品安全、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等领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出了指导意见。
国家层面提出的行业性或针对央企的政策针对的都是全国性的重点,对地方政府及企业把握本地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领域,明确工作重点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全面掌握各类两化融合相关领域性政策,更有针对性的推进本地企业信息化发展。
四、 信息产业相关“十二五”规划出台,为加速发展指引了方向
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之一。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工信部于2012年3月推出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应用驱动、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国务院于2012年7月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体包含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在智慧城市建设大背景下,信息产业相关政策将有助于促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重点方向,特别是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内涵,为各地发展信息产业提供了参考依据。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