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来来往往,会经常给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感——当然也有刻薄者会说,贵圈真乱。就看最近几年,2010年是微博元年,2011年是微信元年,2012年又有人说是自媒体元年。往远了说,还依次有博客元年,视频元年,社交网络元年……城头变幻元年旗。
即使在全世界的创新策源地美国,似乎也没看到这么频繁的改朝换代。那里新产品年年有、月月有,但真要说一个产品、一个趋势取代另一个产品成为注意力中心,一般都要经历好几年。雅虎上个世纪末上市成为明星、开创“门户时代”,一直到2004年Google上市,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让出了第一大广告主的风光;在Google之后,Facebook崛起、Twitter横空出世、Pinterest惊艳四方,但每个产品的之间都有两年三年的时间间隔。
在中国之所以冒出这么多元年来,跟两个因素有关。其一,中国互联网大多在模仿美国互联网,有所谓的“后发优势”。人家做搜索引擎,用了五年探索出“关键词广告是可以赚钱的”,国内一个只做了两年的搜索引擎也可以马上上马关键词广告;Facebook被证明比Twitter的广告价值要大,国内的新浪微博马上就可以转向,说我们不止是媒体,还要做社区、做社交网络。一句话,跟随的总会少走些弯路。
其二,祖国的传统文化里,有“必也正名乎”的要求,一个新产品要推出来,在营销上必须给个名目,比如XX杀手、XX革命、XX元年什么的。所以,无论是营销需要还是市场氛围,确会给人一种年年有新产品、岁岁有新风潮的印象。
也正是由于技术上和设计上的不足,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很容易被超越。新浪微博火了两年,却在微信出来后活跃度下降,是因为产品体验不佳、营销大号泛滥,导致用户转向更为私密和真实的微信。
所以也有些人说,现在这些喧嚣的风潮,其实都是几年轮回一轮。比如自媒体风潮,哪里是微信公众号出现之后的新东西?几年前大家都起哄着写博客时,不就是自媒体吗?再往几年前说,大家都在论坛里拍砖灌水码长帖,那不也是自媒体吗?
这个观点虽然有趣,但逻辑上其实并不成立。虽然年年换的新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但也不能说,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没有意义。需要看到,虽然很多产品与以前产品的形式相似,但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用户门槛的逐步降低。写博客,需要注册博客,还需要倚马千言;写微博,却只需要一台手机,数十字100字就行。门槛的降低决定了参与者的数量级增长,量的变化最终导致质的变化,把话语权从少数能长篇大论的精英手中,释放到了更多平民百姓的身上。微信取代了昂贵的通话、短信,公众平台跟传统媒体争夺受众,都是这个意义。
归根到底,如果这些互联网产品切实地增加了用户的自主性、扩大了他们的权利,那就能在市场上掀起风潮,造就商机,甚至产生巨头。门户增加了用户的信息,淘宝增加了买卖的选择,QQ增加了沟通自主,它们后来都成为上市巨头;而在今天互联网这些五彩缤纷的新产品中,哪些能给我们更多的自主权,哪些就能在未来统治市场。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