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起,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网上投诉将全面放开受理内容。国家信访局召开动员会要求,要依托网络平台打造阳光信访,逐步解决好网上信访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等问题,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接受群众监督,以此提升信访部门的公信力。
网络是个好东西,还是一个坏东西?如果可以加上一个限定语,我们应当承认,用好了,网络就一定是个好东西。网上信访的深入推进表明,政府完全可以成为网络能量的受益者。前几天的一条乌龙新闻,在今天尤其显得意味深长。社科院的一本蓝皮书提及,三分之一的网络热点中曾经出现谣言。结果,这一说法却被某媒体解读为“三分之一的网络热点是谣言”。相关方面专门为此辟谣,称自己并没有得出过这样的结论。禽流感过程中出现过谣言,能因此就说禽流感是谣言吗?在网络面前,是以雍容大度的姿态善加运用,还是戴着有色眼镜冷眼睨之,有时候态度会大大影响结果。
迈入信息时代的大门之后,世界如今已经进入了所谓大数据时代。浩如烟海的数据,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机遇,对于社会而言意味着趋势,对于政府而言意味着什么?政府治理同样要依赖数据,而且今天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发生之后,当地有关部门声称自己的相关执法记录中并没有出现凶手的名字。这样的说辞是否意味着,如果可以查询到凶手的名字,那么他所反映的摊点被取缔等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再进一步说,如果解决了凶手的问题,那么或许他就不至于要去铤而走险,最终成为一个贻害社会的凶手。
党报提醒,要注意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所谓“沉没的声音”,未必不可以看作是大数据的一种类型。从权利的视角来看,对政府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向政府部门反映个人诉求,这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转换一个视角,自权力一方来观察,民众的诉求、批评乃至控告,不是麻烦,不是敌意,不是负能量,其至少是一种信号、一条线索、一组数据。在厦门公交车纵火案中,凶手罔顾他人性命,其行为不可原谅。但是,如果他的问题能够尽早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知悉和重视,惨剧应当说是能够避免的。重视网络信访数据,便是打捞“沉没声音”的一种努力。
雷政富落马案、刘铁男落马案等一系列案例表明,来自网络举报的威力不可小觑。不过,一度沸腾于微博的民间举报,也引发了何为正当渠道的讨论。泄露线索、不利于侦办等,成为有关部门不鼓励网络举报的理由。这样的说法当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堵不如疏的古训仍要引起重视。似乎应当思考,为何正当渠道没有能够吸引民众的注意,公信力不足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以微博、论坛等为载体的网络实名举报,可以达到双向透明、双向监督的效果,这一点应当被相关部门的正式渠道所借鉴。来自民间的声音数据,不能仅对政府部门透明,而且至少应当对举报人、信访人而言是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的。
重视大数据,并不是要以“网上”来完全替代“网下”。相反,网上仅仅是路径和渠道,公民的诉求能不能得到认真的对待、高效的处理和公正的解决,取决于政府权力的网下功夫。网络数据和网络能量,能够对政府产生镜鉴的裨益和倒逼的效用。正如海量数据不会凭空产生效率,大数据对于建设阳光政府所能产生的推动作用,也只能通过做实依法行政等网下功夫来体现。法度之下,大数据之上,信访之“信”,政府之“阳光”,才是可以期待的。利其器,方可善其事,网络亦是正道。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