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虽然还未正式上市,但众多体验者报告的出炉,各种强大的功能被不断解密,市场的期待反而越来越高。智能手表的热度更不用说,苹果、三星都在加紧产品研发与推广,索尼等在智能手机上一败涂地的厂商也希望通过智能手表扳回一城。其他种种能够佩戴在身上的智能设备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可佩戴计算。有研究机构声称,消费类电子产品转向可佩戴计算设备已经成为广泛趋势。
什么是可佩戴计算?
市场研究机构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简·穆斯特(Gene Munster)预测称,在未来10年,可佩戴计算设备将能够最终取代iPhone和其他智能手机。
有人也许会说这种预言太过大胆,然而在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之前,谁能料到智能手机会在短短几年间“一统江湖”呢?未来有无限可能。
按照业界的约定俗成,可佩戴计算是指能够佩戴、穿戴在人身体上,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智能终端设备。
从电子消费产品形态的发展脉络来看,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再到Google Glass、智能手表,电子产品体积来越小,从携带到佩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可佩戴计算设备绝对是大有前途的。
据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的调查,大约5%的美国成年网民表示他们佩戴过装有感应器的设备,可以监控跑步或者睡觉。29%的网民希望使用能够夹在衣服上的可佩戴计算设备;28%的网民选择的是戴在手腕上的设备;排在第三的是眼镜类设备,感兴趣的网民比例为12%。
然而可佩戴计算要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需要跨越的第一个难关就是电池。智能手机受电池发展限制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如果终端体积更小,运算能力不减,如何用更小的电池保证智能终端的运行?微型电池、无线充电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许能够帮助可佩戴计算突破瓶颈。
手表与眼镜成为主流形态
从目前可佩戴计算设备的发展来看,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成为最有可能获得突破性发展的产品。
Google Glass未正式发售,已经让很多消费者望眼欲穿了。据最新消息,谷歌最近取得了一项关于智能手表的专利。谷歌研发的这款智能手表有一个可以翻盖的显示屏,能够实现定位、导航、显示电子邮件通知等诸多功能。有媒体认为谷歌将自己的Field Trip位置应用植入智能手表之中,非常简单。
智能手表浪潮最早的掀起者还是苹果。各种关于iWatch的消息从未间断过。虽然没有产品问世,但可以预见的是iWatch一定是基于苹果iOS平台的一款智能终端产品。三星同样不甘落后,其智能手表研发计划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可佩戴计算设备生产阵营中有一些特殊的身影。以索尼为代表的在智能手机领域落后的厂商,还有以耐克为代表的运动设备生产厂商,他们一直在进行智能手机腕表的研发和推广,已经拥有了一些功能比较简单的产品。这些尝试,也许能够保证他们在可佩戴计算的时代,不会再次被抛在潮流之后。
引领反馈经济?
可佩戴计算会带来一项革命性的变化:人的状态、位置、运动甚至身体生理上的每一点变化,都变成可被记录、追踪和分析的数据。可佩戴计算设备如果被广泛地使用,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将产生大量的数据,将引领一场“反馈经济”的革命。
什么是反馈经济?这一词语在硅谷创业者和投资界人士的口中反复听到。它的模式,是能把移动设备获取的各种数据实时地传送到云中,然后通过大数据池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最后反馈到智能手机终端或其他设备上。
可佩戴计算设备是获取以及接受大数据最重要的终端。它将人的衣食住行信息加以收集、上传,然后再帮助人们接收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对人的生活产生重要作用。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人类一天创造的数据相当于2000年一整年的数据量。要想把一个人一生的生理、心理数据全部记录下来大约需要1000T。
有分析认为,“反馈经济”将为众多传统行业和部门带来颠覆性创新的机会。正如工业革命是由蒸汽机推动的一样,引发“反馈经济”的革命——可佩戴计算至关重要。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