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提出,到2018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
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将达到82。这一指数目标具体包括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到全面推广,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等4个方面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
该指数主要由3类共23个指标构成。第一类是基础环境,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在23个指标中,15个指标数据来自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8个指标数据需要调研采集。
融合效应初步显现
2010年和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为52.73和59.07,2012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约为65
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为52.73和59.07,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了12%。
“这表明,工业各行业两化融合已向更深层次拓展,智能制造和在线服务成为行业发展热点,大型企业普遍加快产业链协同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开始建立,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蓬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春生说。
近年来,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和智能产品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工业得到初步发展,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加快。
作为支撑智能工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智能传感器发展也迎来难得的机遇。今年2月份,相关部门制定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行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我国国产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目前已完成了高速公路测试,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城市道路测试。
同时,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自身现代化,工业设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壮大。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增幅分别达27.8%和28.3%。
张春生表示,2012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大约在65左右。随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将会逐步放慢,预计到2018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将达到82。
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82,意味着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将有大的突破,两化融合应用效益更加明显,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82,意味着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将有很大拓展。”张春生解释,2011年排名第一的江苏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是82.35,这意味着全国的两化融合平均水平将达到目前江苏省的水平。
对于82这一指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给出了具体的细分量化指标。到2018年,两化融合水平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达到8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0%;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50%的重点工业用能企业数字能源解决方案应用达到较高水平,实现节能量5000万吨标准煤;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
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春立介绍,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起步建设阶段、单项覆盖阶段、集成提升阶段和创新突破阶段,目前,这4个阶段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1%、37%、22%和10%。到2018年,两化融合水平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要达到80%,也就是80%的企业两化融合基础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单项应用基本成熟,综合集成有效实现。
两化融合深度发展,对于工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两化融合正成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能源、材料、生物和空间技术日益交叉融合,催生了新兴业态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研发创新的能力,促进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内生动力。此外,工业技术不断进步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日益结合,提高了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抓住重点寻求突破
现阶段,要推动两化融合向深度发展,尤为重要的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按照既定目标,到2018年,两化融合要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这需要有关方面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中,要加快重点领域装备智能化,推进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智能化,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集成应用;深化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行业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促进物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驱动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
同时,工信部选取民爆、危化、食品、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智能监测监管,提高重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此外,要提高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绿色和安全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提升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源加大投入,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鼓励电子商务服务商探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等服务;支持行业和区域开展企业达标对标,引导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针对大量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流程管理缺位等问题,工信部提出了借鉴ISO9000、ISO14000的做法,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开展符合性认定,提升企业信息化全面管理水平。苗圩透露,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试行稿并出台试点办法,2014年开始构建认定服务体系,并选择500家企业开展试点。
“实践证明,试点示范是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基本工作方式和有效方法。”张春生表示,按照计划,未来5年,工信部每年将选择3至5个重点行业,树立一批行业公认、成效突出的示范企业,总结提炼示范经验和成果,形成行业共性解决方案,从而推动20%的大中型企业实现等级跃升。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