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北京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从当前复杂纷呈的经济现象中,对“互联网+”带来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并展开一场有关“互联网+”的立意新颖、观点碰撞的思想盛宴。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互联网战略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会代表认为,全球互联网产业已进入一个最好的时代,面对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作为预计今年底网民超过7亿、互联网普及率在世界上首次超过50%的中国,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平台作用,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避免让传统产业成为互联网难民,并以融合促进创新,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支柱。
也有代表认为,中国互联网只“革命”了消费领域,现在需要“革命”生产组织和制造模式,以促进和解放生产力。目前大约一半的中国中小企业才刚刚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购、营销等服务生产制造的外围活动,最激烈的变化还远未到来。
据麦肯锡预测,2015年至2025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GDP增长率0.3—1个百分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7%—22%。
与会代表还表示,互联网经济是由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世界经济深度转型与融汇而孕育的一种新生态,正深刻影响中国和世界经济格局。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三期叠加”压力,发展轨道进入新常态。可以说,借助全球互联网创新推进中国经济和工业信息化发展的力量,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生力军,推动中国经济“腾笼换鸟”,最终实现“凤凰涅槃”。
与此同时,与会专家还意识到,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经济、工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旧规则正被颠覆,新规则尚未确立。在这激荡人心的“互联网+”元年,也是新旧交错的多变时期。“互联网+”这一新生力量能否最终推动并主导中国经济创新转型?中国经济能否顺利突围“中等收入陷阱”?这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勇气、智慧和耐心,更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面对,在创新的同时注重保护好参与者的利益和安全,让“互联网+”模式创新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造福社会。
此次论坛的承办单位为北京大学信息产业战略研究中心、北京未名之光互联网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