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许多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信息化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就提出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建议。
关于促进我国
信息消费发展的建议
信息消费是当今世界各国重点培育的新兴消费热点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当前扩大有效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2013年8月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已开始把促进信息消费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
信息消费是扩大内需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是信息消费已成为扩大消费增长的新热点。社会对智能产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的消费需求愈发旺盛,宽带网络、智能信息终端加快普及推广,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方式,信息消费需求潜力在较短时间内充分释放。二是信息消费带来产业发展新的战略机遇。随着国内信息消费规模的持续高速扩大,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爆发增长态势,吸引了信息技术研发、制造与服务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国家宽带战略方案的部署实施,将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化应用。三是信息消费有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水平,拓展新兴服务业态和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四是信息消费对改善社会民生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发展电子商业和网络零售业将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量充分应用,大幅提高城市运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能家庭等普及推广应用,激发了网上购物、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娱乐等信息服务和消费需求,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生活。
目前,我国发展信息消费仍存在若干制约因素。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信息消费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信息消费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信息消费配套支持政策和环境有待进一步健全;五是信息消费安全保障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
加快信息消费发展的几点建议:一是积极培育信息消费热点,拓展信息消费空间;二是国家层面出台信息消费鼓励性与差别化资助性措施;三是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四是开放政务和公共信息资源,促进大数据应用;五是加快制定《信息安全法》。
关于推动
“四化”同步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四化”之间发展不同步、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局部发展水平不高和整体协同发展不够。
局部发展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一是工业化水平偏低,工业产业结构和综合效益不理想。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产业基础和吸纳就业能力不强。三是信息化发展欠缺,现代信息技术推广与应用严重受限。四是农业现代化落后,机械化和产业化尚未激发比较优势。
整体协同发展不够,突出表现在: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没有深度融合。二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三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够。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要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四化”同步发展的优先顺序、轻重缓急、阶段目标和着力点。加强规划的全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抓住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重大机遇,向智能工业阶段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嵌入、渗透、覆盖工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以智能、柔性和服务型制造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
——构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大幅提升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为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城镇新区建设要量力而行,注重产业与人口有效集聚,切实避免圈地“造城”而引发城镇化“空壳效应”。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大工业对农业反哺力度。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更多作物的更多生产环节机械化。建立完善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体系,把工业成果引入农业生产过程,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深化关键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探索农村产权自主流转和自由交易。推进农村耕地流转改革、“人地挂钩”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构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化融合、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