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智慧城市规划大潮之后,2014年被称为“智慧城市落地元年”。智慧城市如何落地?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面临怎样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智慧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清华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技术总监赵英女士,就以上问题分享了同方的经验。
赵英谈到,今年以来,接触到的很多地方市长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谈智慧城市落地问题的实质就是探讨其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以园区为抓手,通过物联网园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吸纳一些企业,辅以倾斜支持政策,使区域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良性发展轨道。
清华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技术总监赵英女士
针对这样的诉求,清华同方围绕着转型升级,扶持当地企业,加快人才培养与就业等问题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仅以云计算、指标体系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甚至投入部分资金,帮助政府规划、运营好这些园区,使其真正产生集聚的效应。
多管齐下打通数据孤岛
形成统一的城市运行图
谈到智慧城市落地过程中的瓶颈和困难,赵英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不同部门之间数据整合工作不畅通,形成了很多垂直行业和垂直部门的信息孤岛。
比如一个城市建立起了应急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一系列的运行系统,但是一张涵盖整个城市各个领域的运行态势图却很难形成,这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及时预警、实时干预等管理措施,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大量资金也无法发挥出充分的功效。
为了打破数据无法整合的瓶颈,赵英提出了多管齐下的解决之道。
首先,要从法律法规层面入手。数据的整合共享会涉及到部门安全、个人隐私等很多敏感的问题。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有效保证合理化地使用数据,避免数据被滥用,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上人们心理方面的担心。
其次,要从部门机制层面着手。建立起数据共享交换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或条例,鼓励机制创新,推进政务公开等工作的深入进行。
第三,要从商业模式层面着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数据是一种资源,那么怎样让数据资源产生价值?什么是成功的数据交易形式?如何打动企业和部门乐意将数据共享出来,自发的去整合?数据如何定价?怎样收费?其中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花时间去尝试,去实践。
第四,要采取比较强硬的手段,在一些必要的领域里强硬化地解决数据整合的问题。
建立城市运行体征管理
打造千城千面智慧城市
目前,同方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城市运行体征管理”理念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以同方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为基础,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公众服务、公共安全、政务管理、资源统筹五方面,构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驱动“城市运行体征”管理创新,时时关注城市生命线的关键要素,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提升城市管理者与市民群众的科学决策水平。
赵英认为,“智慧”来源于数据,政府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么多年来,可能某个系统落后不用了,但系统里沉睡着大量的数据,同方要做的就是帮助各个城市“唤醒”这些已经沉睡的数据,对下一步的决策分析提供支持,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梳理奠定基础。
“我觉得智慧城市的数据集成甚于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把人的骨架搭出来,数据整合是要使血液能够流动起来,这样人才能真正有活力。智慧城市的本质是一个数据整合的浩大工程,依靠数据决策才是智慧。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是智慧城市落地的关键,做好这件事才能挖掘出城市的特色与优势,建设出千城千面的智慧城市。”赵英说。
电话:0371-67970699
邮件:zzipa0371@163.com